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港大研液滴蒸發 助探索「生命起源」

時間:2021-10-18 04:26:39來源:大公报

  圖:岑浩璋教授(左一)與研究團隊利用蒸發作用研製出嶄新的技術。

  【大公報訊】生命的起源是什麼?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花了不少精力和時間研究這個問題。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岑浩璋率領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利用蒸發作用,有助促進與活細胞相關的生化化合物的區隔化(Compartmentalisation),為人類未解之謎──「生命起源」,提出創新性的技術方案。

  科學家曾針對早期生命的形成,提出「原生湯」(Primordial soup)理論,即在太古之初,地球存在着液態物質,第一個生命細胞在此誕生。早期生物分子濃縮形成各種功能性組件和區隔室,對地球首批活細胞形成尤為重要。

  在活細胞內部,生物分子濃縮及區隔化的其中一個原理,就是透過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的方法,即聚集着生物分子的單相溶液,在特定條件下,形成兩個或多個並存卻不相混溶的液相。例子就是蛋白質和核酸在活細胞內,能夠凝結成微小的液滴,稱作「無膜細胞器」(Membraneless organelles)。

  然而,液─液相分離的方法受眾多因素影響,包括溶液的pH值、溫度和鹽濃度等。若要實現在稀薄而隨機的「原生湯」中,模擬一些生命無膜細胞器的形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別是由於擴散作用,聚合物濃度非常低,難以觸發液─液相分離,可見「原生湯」理論中的液─液相分離方法尚有不足之處。因此港大團隊通過蒸發含有聚乙二醇(PEG)和葡聚醣的全水性液滴,實現生物分子區隔化,由此產生的自發性區隔化提升了化學反應速率。

  岑教授表示,利用蒸發作用催化生物分子的形成,就研究生命起源這個大問題提供一個可行的方案。在太古之初,當還未有生物出現,複雜的生物過程例如酶這類生物催化劑的活動仍有待進化產生,熱力可能就是最原始的催化劑。技術施加了一些可控因素,例如溫度、濕度或蒸發速率的控制,或應用於醫學診斷或製造全水相微小液滴。

  新技術能提升醫學診斷

  岑教授形容這次實驗是研究事物如何從一個非常簡單的系統中產生,即將簡單的事物合成更複雜事物;就像生命起源一樣,關鍵是如何從簡單的系統中衍生複雜的事物。

  研究團隊之一的郭偉表示,我們把較大的液滴蒸發分解成較小的液滴,這嶄新的技術,將有助未來對活細胞的研究。研究結果對於從流體動力學角度理解物理現象,奠定非常堅實的基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