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電騙案暴增2.3倍 騙徒呃14歲男童20萬

時間:2020-12-07 04:23:38來源:大公報

  圖:總督察莫子威(右二)表示,今年首三季錄得895宗電話騙案,損失金額高達四億多元\大公報記者楊州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今年頭九個月涉及「假冒官員」的電話騙案數字達465宗,較去年同期急升2.9倍。今年最年輕的電騙受害人僅14歲,八月被「假冒官員」騙去20萬元現金。

  受害男童的父母為商人,有在家裏存放現金的習慣,男童今年八月接獲詐騙電話,對方訛稱執法人員,指他涉及嚴重刑事罪行,至第三天男童在寓所樓下,將家中的20萬元現金交給一名自稱「特務」的女子,女「特務」隨後將錢存入其銀行戶口。騙徒之後再敲詐男童,但他因家裏已無現金,遂向母親借錢,母親覺可疑追問原因,得知男童受騙後報警。警方於九月為事主追回三萬元失款。

  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莫子威表示,受疫情和經濟不景等因素影響,今年首三季錄得895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急升2.3倍,損失金額高達四億多元,受害人年齡介乎14歲至92歲。商業罪案調查科反詐騙協調中心總督察顏凱欣表示,今年最新電騙手法是誘騙受害人於手機安裝類似「網上銀行保安應用程式」的木馬程式,如訛稱受害人觸犯洗黑錢罪,聲稱安裝該程式後可協助受害人調查銀行資金是否清白,該程式有兩大功能,收集受害人的銀行戶口密碼,以及自動刪除手機所接收的短訊並截取銀行驗證碼,騙徒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所有錢轉移出受害人的銀行戶口。

  顏凱欣續指,首三季受害人有868人,當中61歲以上佔366人,年紀大易受騙,特別是他們沒有網上理財保安的概念。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