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物專訪/疫情令檢測業風生水起

時間:2020-10-09 04:23:41來源:大公報

  圖:葉社平透露,理大獲食衞局撥款開發一個低成本的手提檢測儀,有助在任何地方都能抽取標本即時測試\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過去提到醫療行業,都會聯想起醫生和護士,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檢測」二字不時在各類媒體出現,作為「幕後英雄」的醫務化驗員亦逐漸走到台前。香港理工大學在培育相關專業人才上一直擔當着重要角色,該校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系主任葉社平從理大首辦相關課程到現在,經歷整個行業的發展。他透露,獲食衞局撥款開發一個低成本手提檢測儀,已於上月29日簽署有關合約。這項計劃最長時間為期兩年,研究有助在任何地方都能抽取標本即時測試。\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

  醫務化驗工作容易被忽視,但在醫療架構上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葉社平向大公報記者介紹化驗室、急症室、手術室一齊運作的重要性,「例如病人車禍大量失血,急症室需要配血,便須抽血立刻進行化驗,醫務化驗員便責任重大。手術室亦如此,做手術時很多時都會流血,配血亦成指定動作,醫務化驗員便非常重要。」

  醫務化驗工作重要,之前卻不太受重視。葉社平說,過去20年行業曾經歷三個轉捩點,第一個是沙士前、2002年那個暑假,校內就開辦全日制政府資助學位課程進行廣泛討論,最終決定不再招收高級文憑課程學生,並游說數以千計的從業員和病理科醫生支持開辦學位課程,校方在2003年聖誕節前收到教資會通知,容許在2004年開辦課程。他笑言,如果當時「執咗」,或許該行業去返學徒式訓練,就沒有現今的光景,現在卻成了這行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

  提高入職要求 與其他專業看齊

  他表示,開辦學位課程後,收生質素提升,但資歷認受仍有待改善,直到醫管局在2007年宣布醫務化驗師相關職位需要取得學位資格才能入職,令入職要求提高,開始和其他專業看齊,成了第二個轉捩點。

  上月23日,特區政府宣布調升漁護署獸醫實驗室技術員和衞生署醫務化驗員職系架構薪酬,成了第三個轉捩點。當葉社平收到這個消息,即時致電恭賀衞生署化驗主管。原來,過去公營機構相關職級的薪酬待遇低過私家醫院,「甚至乎可以畀少幾千蚊,所以好少學生做,尤其農場化驗員更難招聘。」葉社平說,薪酬偏低難以挽留優秀人才,令有關部門人手「車輪轉」,影響化驗質素。現在政府帶頭提升薪酬,除了吸引專才外,亦給予私家化驗所帶來薪酬壓力,對整個行業帶來正面影響。

  理大研手提儀 半小時驗病毒

  理工大學近日獲食衞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逾1800萬元,開展八項針對新冠病毒的研究,項目涵蓋醫療科技和康復護理等多個範疇。葉社平負責的項目為開發低成本手提檢測儀。葉社平說,現時已經與食衞局簽署有關合約,大學隨即設有關研究賬戶進行招聘工作,這項計劃最長時間兩年,預計需時18個月。

  葉社平表示,現時坊間需要先收集標本再送去某個化驗室進行檢測,他們製作的「盒仔」卻可在海關、機場等檢疫中心現場抽取標本即時測試,預計半個小時內有結果,若研發成功,就算不在傳統實驗室,都可隨時隨地做到初步檢測。

  事實上,手提檢測儀開發只是近期工作,提到其他研究計劃,葉社平說,自己除了教授血液學之外,其碩士和博士學位都是和遺傳學相關,研究亦多圍繞在這方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