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商業罪案調查科呼籲市民收取鈔票時應仔細檢查,切勿貪快,以免被騙\大公報記者攝
近期又有偽鈔流出市面,大多數製作粗糙,但偽鈔黨轉用打游擊方式「散貨」,專找昏暗和找續倉卒的環境落手,快餐店、便利店職員和的士司機不虞有詐,頻頻中招。有「的哥」大罵:「疫情下已經搵唔到錢,啲偽鈔黨仲要搵我哋嚟搞,簡直無恥!」
大公報記者昨在灣仔區一帶,詢問商戶及的士司機有何自保方法,他們不約而同表示,收錢時會謹慎檢查,以免「中招」。的士司機棋哥火爆地說:「有冇搞錯,搵我哋嚟搞,疫情下我哋轆足一日,賺得三、四百蚊,收一張假500蚊紙咪白做。」他促請政府盡快將騙徒繩之於法。
昏暗和找續倉卒環境落手
「騙徒最經常係用紅色10蚊澳門紙扮港幣100蚊畀錢,或者收到cut咗一半嘅銀紙。」棋哥說若然收到,一定逮住騙徒,否則只可怨自己「行衰運」。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專家及支援組總督察鄧舜仁指出,最近檢獲的偽鈔,普遍製作粗糙,主要分練功券及隨便用噴墨或鐳射打印機製作,沒有高科技防偽特徵,例如水印、開窗式金屬線及動感光亮圖案。「我哋都覺得詫異,點解咁低質素鈔票,有人受騙,基本上一摸上手,表面平滑,無質感,已經知道係假。」
近半年檢獲粗糙偽鈔數目增加,難免令人聯想到有人趁暴亂犯案,鄧舜仁對此不予評論,但說從調查所得,騙徒主要找設防相對較低的人落手,例如便利店、快餐店職員及的士司機等,因為該等從業員收錢匆忙、倉卒找續,難以細察鈔票真偽,「有些騙徒會夾雜真鈔和假鈔一齊用」。
以100及500元為主
「粗糙偽鈔一向都有,但近期的確多了,騙徒睇準目標後,會用形形色色方法,例如不斷問問題等,分散受害人注意力,令到受害人更手忙腳亂,趁機落手;而最近偽鈔面值以100蚊同500蚊為主,好少1000蚊。」
鄧舜仁提醒,收到任何面值鈔票都不能掉以輕心,「好多時一摸就知係假,但騙徒往往睇準受害人焦急,所以收錢時切勿貪快,要檢查清楚(鈔票),如果係一疊或多張銀紙,最緊要逐張睇清楚。」
偵緝高級督察謝家倫表示,去年全年共檢獲8009張偽鈔,較前年增加5043張,增長達170%;當中以面值1000元偽鈔檢獲最多,有5785張,較前年521張增加5264張,增長達十倍。他解釋,檢獲千元偽鈔急升,是因為其中一案已檢獲5006張。
去年檢獲偽鈔中,有1030張是銀行及馬會等機構收到;另外,大約10%是市民經由自己經營的商店或生活中收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