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身兼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的歐陽伯權對現時香港教育感到很憂心\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連月來的暴亂場景中,激進青年各種橫蠻破壞言行觸目驚心。有大學生動輒包圍教職員、破壞學校設施要求所謂「對話」,也有中學生穿着校服成群結隊,粗言穢語圍堵「問候」他人……教育病了!這已是社會各方的共同認知。「我哋嘅教育真係要反省」,身兼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的港鐵主席歐陽伯權指出,香港忽略了國民教育、中史教育等,年輕人吸收很多訊息,卻未能明辨是非,「我哋香港嘅教育制度真係要做一個改革」!\大公報記者 朱俊賢
香港社會近月來暴力充斥街頭,亦滲入了校園。就在訪問的前一日(周一),就發生了浸大學生包圍校長室,要求與校長對話不果,砸破校長室通道外的門的事。亦有網上片段顯示身穿校服的中學生聚於商場高唱仇警歌,歌詞中粗言穢語、不堪入耳。身兼嶺南大學校董會主席的歐陽伯權說,八大院校校董會主席之間互有通訊,「我哋真係日日問緊呢個問題,就係我哋個教育制度出咗咩問題?」
教育改革要從中小學着手
歐陽伯權指出,現時中小學着重學科,「有教加減乘除和數理化」,卻忽略了國民教育及中國歷史教育。他以海綿比喻中學生,指中學時期是吸收學問的黃金時期,「最吸收學問是12至16歲」,入讀大學時,思維已經定咗位。如果這段時間,無人教導他們明理析辨,「淨係話粒糖好食,畀粒糖你食,係咁多喇,……我哋香港嘅教育制度真係要做一個改革。」
他認為,大學的角色,在於優化學生思維,強調自己這樣說並非「洗手」,推卸責任。「就好似琢一舊木,鋸嗰個範圍係中學嘅角色,琢靚呢張枱係大學嘅角色,係一步一步咁嚟。大學係有職責,學生畢業嗰陣時,要識分辨是非,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寫求情信「冇話過支持佢」
不過,近月來暴力衝擊越演越熾,參與者有很多竟然是大學學子,市民似乎感覺唔到備受社區尊重的大學學府方面有嚴正發出過譴責暴力的聲音。對記者此質疑,歐陽伯權表示不同意。他糾正說,其實是有的,事實上大學有發過譴責暴力的聲明,更反詰說:「你哋傳媒界你哋明白啦,而家香港傳媒,佢唔贊成你講嗰句嘢,你出乜都冇用,佢都唔理你,咁我哋點呀?」
近年大學生衝擊犯事後,往往獲得輕判,當中往往少不了有大學校方撰寫求情信。嶺大前學生會長鄭沛倫涉及2016年衝擊中聯辦案件,最終被判監禁14日,緩刑1年。歐陽伯權亦寫過求情信,他解釋說,確實提出希望法官考慮鄭沛倫是年輕人,但絕對沒有說他無做錯,「有好多評論話我支持暴徒,嗰個係2016年嘅事件,唔係今次嘅事。我嗰封信好簡單,就係話,法官大人,佢錯咗喇,當你判刑嘅時候請你考慮呢個年輕人嘅將來,係咁多咋嘛,我冇話過支持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