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投訴門\舊樓漏水 「滲水辦」漏氣 婆婆落淚

時間:2019-08-19 04:23:42來源:大公報

  圖:馮太提及自己沒有能力搬走或解決問題,只能「等死」,忍不住激動落淚

  由食環署、屋宇署等部門組成的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滲水辦),辦事效率為人詬病。住在土瓜灣舊樓的馮太投訴,居所滲水兩年,屋內石屎剝落至鋼筋外露,驗樓師評估滲漏嚴重已達至「危樓」級別,惟她多次找滲水辦,兩大部門卻「交波」推卸。有大埔居民亦因天花滲水求助滲水辦,不斷測試依然無法確定滲水成因,最終更停止跟進。市民求助「得個桔」,多區區議員都批評滲水辦成效低,促各部門加強協調。\大公報記者 劉心(文) 盧健輝 蔡文豪(圖)

  「上年,我咁啱喺屋企行行嚇,突然有手掌咁大嘅石屎喺天花剝落,打中咗我右肩,即刻血流如注送院!仲有一次啲石屎跌正我枕頭,如果我瞓喺上面,就死咗喇!」馮太居於土瓜灣一幢舊樓頂層單位超過三十年,近年家中的天花嚴重滲水及剝落,鋼筋外露,導致部分電燈無法開啟,電插座更出現漏電。馮太無奈嘆道,居所滲漏嚴重,雨季時更苦不堪言,只能用帆布遮蓋部分房間的天花,阻擋再冧石屎及滴水。

找不到源頭 竟停止跟進

  資深驗樓師賴達明陪同記者一起到馮宅實地查探,他用電子濕度儀進行初步檢測,揭發滲漏嚴重已到危險級別,「牆身濕度超過35%,已經歸類為明顯滲水。個廳濕度超過50%,客房更加去到99.9%,居住環境極為惡劣,可以話係『危樓』」,賴達明建議戶主應該快搬走,他其後上天台位置查看,查出滲水源頭──樓宇老化,導致天台防水層破裂。「其實要搵到個源頭根本唔難,最難係天台要重鋪防水層,起碼要過百萬元。」

  馮太不勝滲漏困擾,多次去信滲水辦求助,惟滲水辦稱經查證得出源頭是由外牆滲入,之後,該聯合辦事處的兩大部門職員開始「交波」,食環署指馮太居住的單位為私人樓宇,個案只能交由屋宇署跟進;屋宇署卻稱,對於滲水問題無能為力,除了可向法團發信外,其餘能做的不多,馮太自行協商,令她處於進退失據的局面。

  「搞完場大龍鳳,最後結論就係話唔會幫到你㗎,你自己搞掂佢啦,咁就終止調查。」馮太哭說,她也知道間屋不宜居住,惟沒有能力搬走,亦沒有能力解決滲漏問題,慨嘆「只能等死!」

  投訴滲水辦還有居於大埔的蕭先生,早在2016年尾,他發現樓上單位因改動間隔,令其家中的天花不停滲水,遂找滲水辦跟進。2017年中,滲水辦派員進行「色水測試」,惟無法找到滲水源頭。其後,滲水辦斷斷續續再委託顧問公司,到其家進行蓄水測試,同樣無功而還。直至2018年4月,署方突然以書面回覆蕭先生指,「無法確定滲水原因」,個案便「Close File」(停止跟進)。

  「依家啲水不停喺樓上滴落嚟,盞燈漏電,只可以移過啲,滲水個位就加個膠兜裝住。真係好頭痛!」蕭先生無奈稱,滲水辦來來回回只會進行色水及蓄水測試,倘無法找到源頭,就終止調查,若然再投訴,再重啟同一個程序,根本無助解決問題。「依家又測唔出單位滲水由樓上業主所致,雙方磋商後又無結果,停留在膠着狀態。」

區議員倡舊區重建

  土瓜灣區舊樓林立,不少單位都有滲水問題,九龍城區區議員林博坦言收過不少居民的投訴,「好多舊樓法團業主年紀老邁,好難籌到幾百萬蚊去做大廈維修。何況就算肯揼錢落去再整,層樓咁殘,修修補補,好快又有剝落。」他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一是進行樓宇大更新,又或啟動舊區重建,根治問題。

  大埔區區議員余智榮則批評滲水辦所用的技術落後,沒有與時並進,善用高端科技儀器偵測滲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