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獨家報道\毒蟲襲深水灣 泳客被咬周身腫\大公報記者 朱俊賢、方學明(文)林良堅(圖)

時間:2019-08-17 04:23:48來源:大公報

  圖:《大公報》記者日前到深水灣泳灘實測,由第三分鐘開始,雙腿有被針刺感覺

  夏日沙灘暢泳,慎防被「不明物體」叮咬!在港島南區的深水灣泳灘,不少泳客疑被浮游生物叮傷,皮膚長出紅點,嚴重者更周身紅腫滲血。大公報記者到場實測,站在海水中三分鐘,雙腳便覺得被叮咬。專家表示,海洋浮游生物與微生物種類繁多,如早前出現的海毛蟲、鈎蟲等,現正值水母繁殖季節,俗稱「水滋」的幼體較多,會分泌毒液。皮膚科專科醫生呼籲,傷口未愈或濕疹患者應避免到沙灘游水。

  《大公報》早前接獲讀者投訴稱,在深水灣泳灘游泳時,被不明生物叮咬,手腳紅腫,馬上求醫。記者到深水灣泳灘實地觀察,不少泳客反映有類似遭遇。

  泳客:咬到一撻撻好恐怖

  60多歲的何女士是深水灣泳灘常客,幾乎每天往游早水。她稱近日發現海中的微型生物增多,滋擾泳客,「嗰啲叫『水滋』,因為呢排天氣異常熱,又忽然落大雨降溫!海水溫度出現變化,令原本喺海床啲『水滋』浮曬出嚟。」她稱「水滋」難用肉眼看到,但會像「蚊針」般,接觸泳客皮膚表面,泳客可感到牠的存在,「(水滋)最多針手臂同腋下位置,我一般唔理佢,游完水即刻沖身就冇事。」

  不過,並非人人被叮咬後都可「冇事」,83歲的泳客關先生說,曾被疑似「水滋」叮咬後皮膚痕癢,且長出紅點,需要求診,「我唔知係乜,總之咬完(我)之後,身體多處覺得痕癢,皮膚又紅又腫。」

  有泳客透露,曾目睹有人在海中被不明物體咬傷後,皮膚多處瞬間紅腫,流出血水,馬上被帶到沖身處沖身,「(那人)好似全身濕疹發作咁,大面積紅色一撻撻,好恐怖。」

  記者日前到深水灣泳灘實測,當天海水渾濁,隱約見到海床沙堆夾雜一些似是燒烤用的炭粒垃圾,海面有「膠袋碎」等物件載浮載沉。記者步入海中,海水及腰,原地站立十分鐘,由第三分鐘開始,雙腿有輕微的被針刺感覺,仔細觀察,並無見到「魚毛」等游近,相信是被微生物「叮咬」。記者及後步上沙灘,查看雙腿並無異樣。

  天文台數據顯示,本港今年六、七月均較正常炎熱,六月份平均氣溫29℃,較正常值高1.1度,是有紀錄以來六月份的其中一個第三高。至於七月份,最低氣溫為27.7℃(同月歷來最高),全月平均氣溫則為29.5℃,是有紀錄以來七月份的第六高。

  細小透明 肉眼難察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稱,春夏天是水母繁殖季節,本港海灘內經常會有水母幼體,牠們十分細小而透明,肉眼無法看見,很可能就是泳客口中的「水滋」。這些不擅長游泳的「水母BB」,隨水流沖至近岸海域,當泳客暢泳時觸碰到會被螫。張瑪珊強調,水母幼體已有毒性,只是釋放毒素的刺絲細胞數量很少,因此被螫反應通常較小,例如皮膚紅腫及痛楚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