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學家倡慎用無線設備

時間:2019-06-12 03:12:44來源:大公報

  以藍牙無線連接手機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習慣。約250位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科學家早前聯署,質疑藍牙技術採用「非電離電磁場(EMF)技術」,釋出的電磁波輻射有潛在風險。政府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回應稱,有關技術採用「低功率器材」,符合輻射安全要求,毋須測試。

  威脅健康之說未有定論

  市面藍牙無線耳機花款多,當中最為市民熟悉是蘋果AirPods。《大公報》記者翻查資料,聯署信早於2015年發出,當年AirPods尚未面世,信中表達對「非電離電磁場技術」潛在風險的關注,清楚提到流動電話、無線電話、基站、WiFi、天線、智能電子表和嬰兒監視器等設備,只是希望世衛能夠敦促全球用戶,少用或者最好不用無線設備,減少可能患癌的風險。

  通訊辦回應《大公報》查詢,指藍牙耳機可與配對的資訊科技設備作近距離無線通訊,其有效發射功率一般為2.5mW(即0.0025W),約是一般手機發射功率的百分之一,使用範圍在10米之內。根據國際輻射評估標準,發射功率少於20mW(即0.02W)的低功率器材(包括藍牙耳機)毋須進行測試,也符合輻射安全要求。

  城大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梁世榮表示,目前仍然沒有科學證據,證明無線耳機產生的輻射對人體健康有威脅。相比手機,無線耳機產生的輻射影響顯然更小,因為手機需要與信號塔連接信號,無線耳機只是短距離和智能手機連接。蘋果公司出售的藍牙無線耳機輸出功率約10至18毫瓦,藍牙頻段為2.4GHz,其輻射值約為1mW/kg,遠低於輻射標準值2.0W/kg。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