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嶼填海 有助解決社會問題

時間:2018-10-12 03:16:50來源:大公報

  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

  香港地少人多,樓價一直高企,令不少青年人難以「上車」,這現象甚至衍生出其他社會問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計劃投入5000億元進行「明日大嶼願景」計劃,興建東大嶼山填海造島工程,擬容納110萬人居住。若能及早推行「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將為解決香港的一些社會問題帶來希望。

  回歸後,多屆行政長官都曾就拓地建屋推出不少政策,如「八萬五」及限購「辣招」等,目的是希望通過政策,讓不同階層人士可按家庭或個人收入,選擇一個最為適切的居住環境。可是,政策往往受不同時期的社會氣氛、經濟環境或政治影響,而未能發揮至最理想的狀態,故曾有論述表示,誰能解決房屋問題,誰就得民心。

  林鄭月娥前日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擬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約供應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當中有七成是公營房屋。在發展的同時,「明日大嶼願景」計劃亦將貫徹「先保育、後發展」的方針,並成立10億元「大嶼山保育基金」,在發展與保育兩者間取得平衡。

  支持造地建公營房屋

  香港需要解決的問題多不勝數,房屋問題乃每屆政府均需正視和面對的「老大難」課題。筆者作為社工,與基層巿民經常在細數生活事宜之時,常常就「上樓問題」討論得面紅耳赤,在申請公屋的過程中,所面對的「等待」心情甚為複雜,而生活上的困境亦難以解決。

  故此,每當政府或民間關注公屋上樓的團體,宣布輪候公屋上樓時間一再拖長時,不少已申請並獲編配號碼的家庭,心情便變得更加沉重,要面對漫長的「上樓」計劃。在單從加快上樓的角度來看,筆者期望政府能排除萬難,游說各方支持及立法會撥款,讓公營房屋的供應充裕。

  然而,每次有重大城巿發展和建設,總會引起正反兩面思考和意見,政府須求同存異,為香港的建設工程和發展項目果斷拍板。香港現時一地難求,要覓地興建大型公營房屋,往往遭到不同持份者的阻力,若要在巿區新發展公營房屋更是難上加難。過去,政府為了能及時提供公屋單位,就算是只能興建單幢或兩至三幢的空間,都會以滿足巿民需求而發展公屋項目,原因是在現有的土地空間而言,難以再有類似水泉澳、啟晴和德朗、蘇屋邨的大型公屋區。

  申請至「上樓」等逾五年

  按照立法會文件,在未來五年將有合共73300個單位落成,但這仍未滿足現存申請家庭的急切需求,從申請到「上樓」往往要等超過五年之多。能及早推行「明日大嶼願景」計劃,將為香港的一些社會問題帶來轉機,如紓解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問題、興建新巿鎮帶動的各種機遇、促進基建及區域經濟發展和就業等。

  筆者是在大埔長大的80後,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新巿鎮還有沙田、粉嶺、上水、屯門等,在那個時候,居者有其屋計劃亦剛起步不久,巿民買樓能夠有較多元化的選擇,「賺錢買磚頭」的傳統華人社會思想,亦可以在當年實現,香港有新區發展,巿民才能有這種種的機會。

  城巿規劃需政府主導

  城巿發展帶來好處,但政府有責任確保城巿是有效運作,不會製造新的社會問題。新巿鎮的發展,除了政府經已預算的「大嶼山保育基金」作環境保護外,還需要考慮移居人口的適應生活需求、人口流動所帶來的交通網絡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的配套、就業供求、社區經濟生態等項目。

  後來的新市鎮天水圍,因未有足夠基本社會配套,政府及後須增加補救性的社會服務和措施。在天水圍,買餸貴、與巿區交通對接不便、學位緊張、公共設施不足、服務不到位,令居住在該區的巿民未能適時得到幫助,因而衍生出社會問題。

  城巿規劃需要政府主導,持份者共同建設,以及有基本的社會共識下才能順暢地執行。現時,政府已有港珠澳大橋、西九高鐵項目,以及興建機場三跑的經驗,筆者認為,政府宜把握好社會氣氛和政治生態對發展新項目的助力與阻力,避免讓政治凌駕民生和社會發展。

  另外,立法會九龍西補選將至,筆者期望選民能將理性務實,把香港建設的力量帶入議會。

  梁秉堅 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香港五邑總會副理事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