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協同分工/港人逐夢創科:深圳是「第二故鄉」

時間:2025-11-16 05:02:35來源:大公报

  圖:市場對倉儲運營效率與空間利用率的需求日益增長,海柔創新的「閃攀」系統助企業提質增效,打造智能倉儲系統。\受訪者供圖

  一台機器模組上,鼠標、無線耳機、手機後蓋等電子零部件一字排開,伴隨閃爍的光斑快速旋轉、上下翻轉……這台「多模態五軸工業智能檢測一體機」,能在2秒內完成多個產品360度外觀瑕疵檢測並輸出結果。港企思謀科技通過自研工業大模型和工業智能體技術為全球300多家行業頭部企業提供了服務與支持,創立第18個月便躋身獨角獸行列,成為深圳蓬勃發展的工業智能化浪潮中的「顯眼包」。

  「大灣區給我們最好禮物」

  在思謀科技創始人賈佳亞教授看來,思謀的發展是深港協同下「技術成熟度+場景適配力」的絕佳案例。思謀將總部設於香港,既能通過開放的學術網絡與國際科研趨勢深度綁定,持續吸引全球頂尖人才,又能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平台,將技術成果輻射至全球市場。而深圳則依託大灣區製造業集群、快速響應的供應鏈體系和龐大市場需求,承擔起「產業助推手」的角色。兩地通過精準分工與資源嫁接,構建起「研發─轉化─生產」的極速協同機制:香港科研團隊上午完成算法調試,深圳產線下午啟動部署測試,工廠當晚即可完成樣品生產,實現技術從實驗室到產線的無縫銜接。這種香港「腦」+深圳「手」的模式,既解決了技術落地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又通過高頻次的驗證迭代,大幅縮短研發周期,形成難以複製的競爭壁壘。

  思謀的研發團隊中,有多位來自香港頂尖高校(如港科大、港中文)的傑出人才。他們帶着國際視野和前沿技術回到大灣區,正是因為看到了中國在人工智能和智能製造領域的廣闊天地和堅定決心。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思謀科技研發總監陳鵬光表示,在香港做基礎研究,在深圳實現產業化,這是大灣區給我們這代科研人最好的禮物。對於很多香港同事來說,思謀在深圳的研發中心和工廠,是他們技術夢想落地的「第二故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