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提振消費/擴內需是戰略之舉 非權宜之計

時間:2025-10-19 05:02:15來源:大公报

  圖:提振消費可以從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入手。圖為9月21日與會嘉賓在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參觀。

  擴大內需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從總需求看,「十五五」時期,中國必將要更多依靠居民消費的持續擴大和居民收入的持續增加來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努力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佔國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居民消費佔總需求的比重,提高財政支出用於民生的比重,提高國有資本收益劃轉社保的比重,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釋放潛在消費需求 撬動增長

  「兩新」等現有政策在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近期服務消費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董煜表示,服務消費對穩增長的帶動作用不亞於實物消費,且對穩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穩就業在當前的經濟工作中是位於前列的要求,且在中長期也始終是經濟工作關注的核心目標,要把提振服務消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行中長期規劃。

  「提振消費還可以重點從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入手,下一步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董煜認為,可以從居民收入結構角度出發,為不同收入階層創造更多適宜的消費場景,尤其是通過取消或減少消費限制,釋放潛在消費需求,這種舉措往往不需要財政資金的投入就能產生經濟撬動效應。

  支持消費品和服務向中高端邁進

  「若『十五五』時期經濟發展的思路轉變到更多依靠居民消費的持續擴大上來,產業發展的方針也要進行必要調整,把積極發展消費型產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楊偉民同時提到,現在產業發展的方針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中國居民消費不足的原因很多,其中與消費型產業不發達有一定關係。要鼓勵發展高端消費品,包括奢侈品。有高收入群體就必然有高消費,必然要生產製造高端產品。這樣,生產、分配、消費才能循環起來,要支持所有的消費品和服務向中高端邁進。

  楊偉民表示,擴大居民消費潛力最大的是教育、醫療、健康、體育、養老、文化等服務業。在這些領域,公共服務與非公共服務並存,政府主要負責提供基本公共服務,非基本公共服務應該交給市場,讓民營經濟和外資進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