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十四五」灣區互聯互通/規則「破壁」 港人北上養老更舒心

時間:2025-10-08 05:02:30來源:大公报

  圖:截至2024年年中,有近10萬名65歲及以上香港長者定居廣東。圖為今年4月,佛山市南海區桃苑福利中心迎來首批「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香港長者入住。\大公報記者李紫妍攝

  「住到這裏後我整個人都變開朗了,很開心。」北上養老數年的香港長者李瑞影婆婆過着非常規律健康的生活,她於2023年3月起入住一家位於佛山的養老院至今,每天早晨六點半起床,晚上不到九點入睡,日日有護工給她講新聞,一日三餐肉菜均衡搭配,醫療服務便利貼心,節假日院舍還會組織活動豐富生活。

  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2025年發布的《數據透視》顯示,截至2024年年中,有近10萬名65歲及以上香港長者定居廣東,比過去十年間激增了40.5%。目前,「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認可服務機構總數已增至24家。這波北上養老潮流得益於灣區在跨境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規則對接與機制銜接上持續「破壁」,促進灣區民生「軟聯通」,讓粵港澳「一家人」的願景不斷走入現實。\大公報記者 李紫妍廣州報道

  「香港寸土寸金,這裏環境寬鬆,空氣又好,每天有人同我聊天打麻將,吃得好住得好,過得好舒服喔。」與李瑞影婆婆一樣,香港長者潘姨也主動選擇到廣東養老。

  潘姨在養老院獨自住一間一居室,房間寬敞明亮,「我這間房放在香港可以分三間。」樓下還有健身房、理療室、KTV、活動室、鋼琴等諸多設施設備可以消磨時間,最愛打麻將的潘姨每天都要和牌友搓上兩圈。她北上養老已經六七年,對內地養老體驗讚不絕口,頻頻表示希望有更多香港長者了解內地養老的環境,一起來享受跨境養老的幸福生活。

  規則銜接 築牢長者跨境生活保障

  潘姨的願望亦是粵港兩地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隨着香港老齡化程度加深,本土養老資源緊張、本地院舍輪候時間延長,香港特區政府鼓勵長者赴粵養老,並與廣東在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等諸多方面不斷加深合作,持續推行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等政策,為港長者的跨境晚年生活築牢保障。截至10月,該計劃認可服務機構總數已增至24家,覆蓋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門、肇慶8個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

  香港長者林培潔(林伯)原本在香港排隊輪候本地安老宿位,等候期間了解到內地院舍的環境醫療條件好,而且能馬上入住,於是2024年與愛人黃娉愛一起自費入住佛山市一間養老院。今年3月,這間院舍正式加入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並且優先幫助院內符合條件的已入住香港長者遞交申請。目前,林伯及李瑞影婆婆都已經通過這間內地院舍,順利轉入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由香港社會福利署資助其食宿、護理服務及個人照顧,以及基本醫療費用。

  政府助減負 長者有了幸福晚年

  「加入計劃我姐姐就可以享受資助減免,每個月能少幾千塊,真的很開心!」港人李淑芬的姐姐年近七十,幾年前因意外摔傷致腦部神經受損,生活無法自理,2021年起李淑芬將姐姐送至廣州一家養老機構進行照護,並於今年1月順利申請了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生活負擔得到了很大的減輕。

  今年10月起,香港特區政府還推出一項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下的安老院,提升生活質素,名額共1000個,每名受惠長者可獲每月港幣5000元資助。

  近年來,粵港澳在跨境養老方面持續拓展合作,三地共同發布了養老服務「灣區標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新街坊」長者服務中心揭牌投用,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南沙)養老服務聯合體,南沙區養老院率先開通公辦養老機構入住港澳老人專屬通道……此外,還有「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跨境救護車、港人內地參保等諸多配套政策,為港人跨境養老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保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