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河沿早市志願者為遊客提供熱水服務。\大公報記者于珈琳攝
「逛早市,就得『揣』着一個空胃來,走到哪吃到哪。」在相鄰城市本溪讀大學的小竇,一早便帶着從家鄉湖北來的3位同學直奔瀋陽小河沿早市。金黃的油炸糕在油鍋裏翻滾,雪白的豆腐腦撒上香菜和辣椒油,滷香四溢的捲餅肉料整齊排列,鐵板上的烤冷麵滋滋作響,每一個攤位前都大排長龍。「自從來了遼寧讀書,我自己就來過小河沿早市2次了,還沒把所有小吃嘗遍。」小竇仍滿懷期待,去體驗一場味蕾上的國慶中秋之旅。
「老香了」、「嘎嘎甜」──早市中濃濃的東北吆喝聲,與遊客口中的方言交織出「早市江湖」獨有的人聲鼎沸。在小河沿早市不足500米的街市中,匯聚了約500家攤位,在近年來成了瀋陽旅遊的熱門目的地之一。據統計,早市如今每日接待顧客上萬人次,節假日更是能達到日均三四萬人次,其中省外遊客佔比超四成,2024年全年銷售額超1億元人民幣。因此,這裏也被稱為「東北第一早市」,成為外地遊客感知東北文化的鮮活窗口。
完善服務 寵客進行到底
為了服務遊客,瀋陽特別升級改造遊客服務中心,為遊客提供免費熱水、免費充電、免費行李寄存等貼心服務。特別是這個國慶假期,早市營業時間從原來的早上六點至十點延長至了十一點,讓遊客不必再「趕早」。同時,大學生志願者早早到崗,在遊客服務、熱水派送、行李協助三個點位提供暖心服務。細節處也體現着早市的精細化管理──特色小吃前立着做法吃法介紹牌,攤位前明碼標價、杜絕欺生,公平秤前專人負責答疑解惑。這些點滴舉措,共同構築起瀋陽熱情、貼心的待客之道。\大公報記者于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