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發改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5000億

時間:2025-09-30 05:02:42來源:大公报

  圖:9月25日,在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智未來主題展區的杭州六小龍專區,觀眾觀看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進行格鬥擂台賽。\新華社

  9月29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擴大有效投資,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積極推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關工作。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共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全部用於補充項目資本金。

  發改委表示,將多措並舉支持包括民企在內各類企業深度參與「人工智能+」行動,在「兩重」建設中支持國產算力、模型、語料庫發展,持續在算力等領域發放「人工智能券」,支持企業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北京報道

  今年4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及,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多地密集召開相關政策宣講會或對接會,引起市場注意。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共5000億元,全部用於補充項目資本金。」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29日說,為促進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推動擴大有效投資,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抓緊將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投放到具體項目,後續將督促各地方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推動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內地財經界人士指出,區別於2022年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本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使用範圍更加廣泛,有交通物流、消費領域基礎設施,但更側重於提振消費和新興產業領域。

  支持民企參建AI應用中試基地

  29日的發布會對人工智能此一新興產業領域有不少着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人工智能+』行動都離不開民營企業積極參與。」李超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新設立人工智能軟件研發類民企25.4萬戶,民企深度參與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商業轉化的全鏈條各環節,活躍在各行業應用落地第一線。「不少民營企業已經率先把人工智能『+』到了自身的生產工藝和業務流程中,也『+』到了為我們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中。比如,有的企業通過工業視覺質檢大模型,將新能源電池產線缺陷率從千分之三降至萬分之五。」李超說。

  李超表示,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多措並舉支持包括民企在內的各類企業深度參與「人工智能+」行動。在政策上,在「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建設中支持國產算力、模型、語料庫發展,加大「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國有企業將更多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場景向民營企業開放。在資金上,持續發放「人工智能券」,為企業使用算力服務提供補貼。在項目上,支持民企參與應用中試基地等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建設。

  香港算力市場 國產硬件「試煉場」

  發展中國家人工智能論壇(AIFOD)共同創始人張天澤向大公報記者表示,香港是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的「超級聯繫人」,在AI時代,其潛力在於構建全球算力調度與交易中心:內地豐富國產算力可經香港「走出去」,國際頂尖AI技術、算法、人才也能「引進來」,通過市場化手段降本增效,激發良性競爭,推動國產算力核心技術迭代升級。香港市場也有助引導產業從「巨型模型」轉向更具經濟效益、更貼合實際應用的小模型、邊緣計算模型及行業專屬模型,形成多元AI生態。張天澤分析,香港算力市場可望成為國產算力硬件「試煉場」,使其不再盲目追求參數規模「軍備競賽」,提升性能與能效,增強全球競爭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