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服貿會香港館成為港商尋找機遇的舞台。\大公報記者任芳頡攝
9月14日,2025年服貿會最後一天,首鋼園內依然人潮湧動。2000家企業線下參展、近5600家企業線上參展,累計入場超25萬人……這場持續5天的盛會,不僅承載了全球服務貿易的澎湃熱情,更成為外商外企集體表達「看好中國市場」「期盼深化合作」的強音場域。
國際參與度再攀新高。60多個國家、20多個國際組織設展辦會,近500家世界500強和國際行業龍頭企業線下參展,集中展示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的最新成果190餘項,全球全國首發的服務成果百餘項,搭建起服務貿易與投資、消費深度融合的創新平台。中國經濟的韌性與開放決心,正轉化為外商深耕中國的信心增量。他們將中國市場視為創新合作夥伴,期望藉服貿會平台向世界推介產品與服務,推動中外服務貿易合作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開放政策具象可感。」服貿會日本展館負責人對大公報記者表示,幾年來,服貿會的規模、國際參與度等給海外參展商們留下深刻印象。從《2025年外資穩定行動方案》20項措施可見,中國正以制度型開放為外資注入確定性。
港企內聯外通 收穫豐富
「服貿會是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的重要平台,我們不能錯過這次盛會。」首次參展的一家香港企業負責人向大公報記者透露,5天時間裏,大批企業前來溝通交流、諮詢合作,目前已與多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她表示,服貿會是一個拓寬市場、尋找商機的舞台,香港區位優勢明顯,將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助力內地企業揚帆出海。
在閉幕發布會上,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張華雨用「更開放、更專業、更權威、更務實、更鮮活、更出彩」六個維度總結本屆盛會。作為全球服務貿易的「風向標」,服貿會不僅見證了中國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開放創新、蓬勃發展的歷程,更成為國際規則對接的重要平台、跨國資源流動的樞紐節點。
從「中國開放」到「世界共享」,服貿會正以獨特的平台價值,書寫着服務貿易領域互利共贏的新篇章。這既是中國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對世界經濟的積極貢獻──在保護主義抬頭的當下,中國以開放之姿,為全球服務貿易注入確定性,為世界經濟復甦提供新動能。\大公報記者任芳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