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傳媒學子體驗蒙古搏克。\大公報實習記者侯朴煊攝
夕陽的餘暉為察哈爾右翼中旗的無垠草場鍍上了一層流動的金箔,抵達時已近黃昏,牧草與泥土混合的獨特氣息便裹着微涼的晚風湧來。作為一名實習記者,我在暮色中親身體驗蒙古男兒「三藝」,感受草原的溫暖和心跳。
第一課:一碗鹹香的暖意
剛下車,學子們便被熱情引入溫暖的蒙古包。牧民遞來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夕陽的金光恰好斜射入碗中,映着乳白的漩渦。不同於城市裏甜膩的飲品,這碗奶茶帶着鮮明的鹹香,濃郁的奶味包裹着醇厚的茶香,順着喉嚨滑下。牧民溫和的笑意,如同這碗鹹奶茶本身,帶着草原生活最本真、不加修飾的暖意。
第二課:草甸上的「同袍」相搏
暮色漸濃,遠山如黛。摔跤的對手是同行的另一位實習記者。換上厚重的褡褳,兩人相視一笑,互相行禮致敬後,沒有雷霆萬鈞的力量,只有試探性的拉扯與角力。幾番糾纏,腳下被草根一絆,我竟失去重心,結結實實地滾倒草甸上。後背傳來的不是劇痛,而是草原的溫厚氣息。夕陽的金輝灑滿全身,我們躺在草地上大笑,草屑沾滿了頭髮和褡褳。這狼狽的一跤,摔去了所有關於競技的緊張預設,留下的是平等參與的快樂。
第三課:暮光中的屏息一箭
在射箭場時,夕陽將影子拉得老長。硬木長弓握在手中沉甸甸的,搭箭、開弓,微涼的風似乎都在考驗着穩定,最開始幾箭都無聲消失在靶後的草叢裏。一位牧民老師走過來,輕輕調整了我握弓的手勢,告訴我要「心靜、眼隨」。我深吸一口氣,摒除雜念,手指鬆開──「嗖」的一聲輕響,箭簇終於篤地釘在了靶子的邊緣。那一瞬間的震顫,彷彿是用專注捕捉到了草原古老技藝的回響。
第四課:馬背上的黃昏巡禮
當天邊只剩下一抹熔金,我們迎來了最後的體驗──騎馬。沒有想像中的風馳電掣,在牧民大哥的牽引下,我跨上一匹溫順的蒙古馬。馬兒只是不緊不慢地繞着營地走了一圈,我的身體隨着馬背的起伏輕輕搖晃。我真正靜下心來去感受黃昏草原的脈動──風聲、草浪聲、牧人的低語、馬蹄的節奏、炊煙的味道。原來,融入草原的方式,並非只有速度,在慢下來的馬背上,更能觸摸到它沉靜而博大的心跳。\大公報實習記者林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