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王家坪中央軍委禮堂中掛有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合影,大公報記者孔昭愷站在毛澤東身旁。\大公報記者蘇雨潤攝;右圖:這是王家坪中央軍委禮堂。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無條件投降,十四年抗戰勝利結束,軍委和總部在此舉行了慶祝抗戰勝利大會。\大公報記者蘇雨潤攝
王家坪位於延安城西北方向,隔延河與城相望。1937年到1947年期間,這裏曾是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和紅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記者前往王家坪革命舊址,在大禮堂中看到1944年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的合影。據講解員介紹,1944年6月9日,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一行21人抵達延安,第二天下午5點,朱德在王家坪總部為參觀團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第二戰場勝利開闢。據孔昭愷後來回憶,那天他到得很早,毛澤東過來後便拉着他往外走,因此照相時,他站在毛澤東身旁,那張照片他也一直珍藏。
中外記者團在延安的43天裏,毛澤東兩次接受記者團集體採訪,表明了中國共產黨抗戰的立場和主張。6月12日採訪結束後,毛澤東在邊區政府大禮堂舉行歡迎宴會。「特別值得注意的,也是大公報人最為驕傲的一點,就是在這次宴請時,毛澤東主席把上座留給了大公報記者孔昭愷。」延安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主任郭小良介紹說,設宴招待席間,毛主席堅持讓孔昭愷坐上座,感慨地說:「只有你們《大公報》拿我們共產黨當人看。」原因是國民黨當年嚴令各報刊要稱共產黨為「匪」,唯有《大公報》敢於突破這一禁令,拒絕稱「匪」。
除了王家坪,孔昭愷還前往南泥灣,參觀了359旅的大生產運動成果以及該旅與日寇作戰時的兵器。據他回憶,此前見過一個標本,是以前陝北人民吃的糧食,「黑乎乎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而在彼時的延安,他看到「現在陝北人民吃的是黃米,戰士們吃的是黃米飯,菜裏有青菜有肉。」此外,孔昭愷還參觀了不少地方,目睹了大生產運動中人人動手的場景,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都親自種地,他將其稱之為「聞所未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