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里程碑突破 中國深遠海科研「旗艦」交付

時間:2025-07-26 05:02:27來源:大公报

  圖:7月23日,「未來」號深遠海綠色智慧技術試驗船歷時六年的科研攻關和設計建造,在江蘇江陰順利完成命名交付。

  歷時6年科研攻關和設計製造,近日,中國首艘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未來」號在江蘇省江陰市命名交付。與傳統科考船或試驗船相比,「未來」號功能更多、用途更廣,首創採用了全船模塊化設計,可搭載各式各樣的海洋科考和試驗設施,能夠滿足各類深海裝備海試驗證、機動搭載與作業保障需求。該船還應用了先進的智能技術和信息技術,能夠實現智能航行操控、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等多種智能功能。

  作為「移動的海上實驗室」、深海科研「旗艦」,「未來」號填補了中國船舶與海洋裝備實海驗證中試平台的空白,標誌着中國在船舶工業自主化、智能化轉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南京報道

  「這是我國在船舶工業與海洋科考領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參與「未來」號研發工作的專家興奮地說。「未來」號由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及其連雲港中心建設,船體總長110.8米,滿載排水量7000噸,採用全電力推進系統、雙槳雙舵,配備全航速減搖鰭,最大航速超15節,續航力達到10000海里,單次任務能夠持續航行至少60天,其間無需外部補給,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

  配「垂直電梯」 潛水器可直通海底

  與傳統科考船或試驗船相比,「未來」號功能更多、用途更廣。該船配備先進且完備的深海裝備海上試驗與作業保障系統、水下聲學系統、月池系統和多學科、多功能實驗室,甲板作業面積達1500平米。具備深海裝備布放回收、運輸儲存,水面水下探測、通信與定位以及試驗指揮調度等功能,能夠滿足各類深海裝備海試驗證、機動搭載與作業保障需求。

  前述專家解釋說,「未來」號可搭載各式各樣的海洋科考和試驗設施。例如,船上的月池系統就好比從船體直通海底的「垂直電梯」,可用於在航行或作業狀態下安全投放和回收潛水器等水下設備。今後,「奮鬥者」號等深海探測潛水器就可以通過「未來」號的月池系統,進行各種深海科考試驗。

  同時,「未來」號還首創採用了全船模塊化設計。「船上有很多接口,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接入各種船舶裝備和部件,讓它們在隨船航行中,進行實海工況測試。」中船集團七○二所所長、太湖實驗室執行主任葉聰表示,「未來」號系統可實現動力電力、甲板機械、艙室機械、導航雷達、水下聲學、智能系統、深海裝備等器件、設備和系統的便捷加換裝。

  將作為國產智能器件海試平台

  此外,「未來」號還搭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智能信息系統MarineNet和動態測試系統,能夠實現全船數據的實時採集、存儲、計算、管理、分析及應用,並實現船岸數據的互聯互通,使該船能夠充分考核各器件、設備和系統在實際海況、實船應用工況下的性能、功能、效能及可靠性。

  交付後,「未來」號將從江蘇無錫江陰出發,抵達船籍港─連雲港開展一系列深遠海試驗。「未來」號將主要作為國產智能器件與系統的海上測試平台,用於執行綠色智能技術中試驗證、深海裝備水面支持保障和海洋科學綜合調查服務等任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