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4年,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萬億元人民幣。圖為江蘇省連雲港經開區一科技公司工人在查看數字化玻璃纖維拉擠板材生產線運行情況。\新華社
中國商務部日前印發《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提出四方面共16項政策舉措,其中包括鼓勵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外商投資,支持數字服務出口,建設內外貿融合發展產業集群等。
5月27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表示,國家級經開區是外貿外資的「第一梯隊」,是「投資中國」的優先選擇,也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平台。未來將支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拓展外資來源,促進在華外資企業再投資。\大公報記者 朱燁北京報道
落實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7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有關舉措,並答記者問。
凌激表示,《工作方案》中支持具體產業的舉措有:鼓勵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外商投資,支持數字服務出口,建設內外貿融合發展產業集群、國際樞紐物流中心等;為經開區賦權賦能的舉措有:加大先行先試授權、支持經開區與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優先安排品牌活動等;涉及財稅的舉措有:指導落實外商投資企業利潤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這是中國近期重點支持外商企業再投資的一項工作,廣大外資企業對此高度關注。
允許專項債券等資金用於項目
涉及土地、能源、人才、資金等工作,《工作方案》裏面出了多項「實招」,比如支持各地為國家級經開區單列年度土地指標,允許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支持產業項目,支持開發建設主體上市融資等。同時,鼓勵各地創新發展模式,加強資源要素整合,提升綜合利用水平。
凌激表示,國家級經開區是外貿外資的「第一梯隊」,是「投資中國」的優先選擇,也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平台。目前,在全部232個國家級經開區中,共有外資企業超6萬家,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9.9萬家,2024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272億美元,進出口10.7萬億元人民幣,分別佔全國的23.4%和24.5%。
凌激稱,一大批國內外企業在國家級經開區投資興業、創新創業,已逐步形成規模龐大、分工明晰、配套齊全的產業體系,覆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汽車、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領域。
據他介紹,目前經開區裏各類經營主體已超490萬家,其中包括7.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8.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2024年,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萬億元人民幣。
凌激表示,未來商務部將在要素保障、安排改革試點任務、下放經濟管理審批權限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同時,指導國家級經開區進一步建立權責清晰、規範高效的現代開發區管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市場化運作水平。
支持開展重大技術改造升級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透露,國家級經開區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數量約佔全國的14%,正在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的石化、機械、輕工、紡織、食品等產業。下一步,將圍繞傳統產業綠色化、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等需要,支持國家級經開區開展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招引和培育「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做強鏈主企業,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