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段時間,廣大民企主動求變,應對國際貿易帶來的不確定性。圖為在浙江一家物流園內,工作人員在對發貨鞋類產品進行分揀、打包。/新華社
【大公報訊】新華社24日發表題為《讓民營企業在廣闊前景中大顯身手—「中國經濟圓桌會」共話民營企業新發展》的文章。文章提到:「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今年2月17日,在中國經濟巨輪迎難而上、乘風破浪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注入強大動力。
近段時間,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季運行開局良好。
4月24日,新華社推出第十五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民營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劉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深專家委員朱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黎敏四位嘉賓,共話新時代新征程民營企業未來發展。
護航民營經濟向新向好
2025年春天,佔我國企業總數超9成的民營企業,交出一份穩健有力的成績單—一季度新設民營企業近200萬戶,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第二產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3%,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活力加快提升……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方面共同努力,今年一季度,我國民營經濟運行向新向好,對國民經濟發展形成有力支撐。」劉民在訪談中說。
在朱民看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為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堅實底氣和堅定信心。
劉民介紹,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繼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兩次審議後,即將迎來第三次審議。
「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成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對於穩定預期、振奮信心、凝聚力量,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民營經濟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劉民說。
「我深切感覺到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的重視、關心、鼓勵和支持。」作為現場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的代表,劉永好表示,民營企業必須有新作為,做大做強的道路上,要將企業自身發展和國家、社會、百姓的需求更緊密結合起來。
鍛造民營經濟發展韌性
當前,美國政府肆意濫用關稅手段,破壞國際經濟秩序,對國際經濟和貿易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受此影響,不少民營企業承壓前行。
劉永好說,在困難的時候要有信心,不躺平、不焦慮,把困難期當做磨刀期,腳踏實地認真去做尤為重要。「要創新求變,還要敢打敢拚。」
對此,譚黎敏也深有體會。「作為民營企業,我們在發展中雖然會碰到很多挑戰和不確定性,但是我們要永遠樂觀、永遠積極。」在他看來,當下的一些挑戰很有可能就是企業未來成長的重要助推力。
朱民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發生後,中國企業通過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美國市場對中國產品的依賴度並未減少,進口我國商品繼續保持穩定。從2018年至今,我國貿易進出口中,民營企業貢獻的比重從42%漲到56%以上。「民營企業是有競爭力的,在市場風險挑戰面前,他們會找到自己的定位。」
困難時期顯身手、關鍵時刻見真章。一段時間以來,廣大民營企業識變應變、主動求變,積極調整生產經營策略、開拓國內外市場,闖關突圍打開了新空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創新能力。
「國家在守護大局,我們在守護工廠,做好自己的事,一切困難總會過去」。劉民說,這句話是一位外貿企業負責人說的,聽了之後特別受觸動。
「國家在這個時候,要在內需、融資支持、出口多元化等方面予以支持,幫助企業熬過最初的階段,只要扛過了這個階段,中國民營企業的競爭力是非常強的。」朱民充滿信心地說。
將以更實舉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此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指明前進方向。
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新時期民營企業要有新作為,傳統行業仍然可以用新質生產力武裝。」劉永好舉例說,滿足消費者高品質生活新需求,在育種、飼料配方、生產加工、運營管理、冷鏈物流配送等方面,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大有文章可做。
傳統產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人工智能、具身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創新成果如雨後春筍般萌發……勇立在當今世界大潮的前沿,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前途無限看好。
「我對民營企業很樂觀。」朱民表示,40多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走得非常快、非常好。未來,民營企業將在新全球化、新智能化、新製造業、新綠色、新服務等方面大有可為。
劉民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