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以至全球多個經濟體加徵關稅,香港貿發局表示,香港對美國出口依賴度低,預計只會影響約3%的貨物,但美國此舉令全球市場重新思考投資方向。貿發局會全力發揮香港作為內地與國際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角色,並鼓勵商界到東盟及中東地區發展,以分散投資風險。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昨日在「機遇香港」主題採訪活動上表示,香港已有應對關稅戰的經驗,並已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故貿易戰對香港整體影響不大。舉例而言,在642名受訪的電子參展商及買家中,半數預期未來一兩年銷售平穩,四成更預期銷售會上升。
她強調,開拓其他市場能減少貿易戰帶來的衝擊,而香港與東盟的經貿關係密切,東盟已是香港第二大的出口地,香港到東盟的出口增長了差不多四成,中東的海灣國家與本港的貿易增長亦增加接近六成。
今起舉辦七個展覽
貿易發展局今日(27日)起至下周三將舉辦七個展覽,包括禮品及贈品展、時尚家品及家紡展及時裝節國際授權展及亞洲授權業會議等,七大展覽也有美國展商參與,認為他們參展目的並非單是為了尋找賣家,而是尋找合作夥伴,以改寫企業出路,並開拓全新市場。
貿發局副總裁劉會平表示,關稅戰必定會對經貿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目前業界面對缺乏商機的問題,其他國家及地區亦面對同樣憂慮,因此需要找更多市場及買家。他舉例,有一些西方或東南亞國家以往接收來自美國的大訂單,但不放心現時的環境,故需要尋找其他合作夥伴,而香港舉行的展會能提供對接機會,作用亦變得更重要。他提到,印尼政府2019年宣布遷都計劃,貿發局期間提供協助令遷都計劃順利推進,包括舉辦不同活動以推介當地商貿和投資機會,以及聯繫國際潛在合作夥伴及投資者,促進共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