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

時間:2025-04-03 05:02:42來源:大公报

  圖:4月2日,內地對外發布意見,為進一步完善價格治理機制提供指引。圖為消費者在車展上了解促銷車型。\新華社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並於4月2日對外公布,為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完善價格治理機制提供指引,明確方向。

  《意見》圍繞健全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創新價格引導機制、完善價格調控機制等5方面提出17條《意見》。其中,在營造競爭有序市場環境方面提出,廢止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公平競爭的價格政策,防止政府對價格形成的不當干預,「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專家認為,此次發布的《意見》將更好釋放市場機制的作用,激發創新動力。\大公報記者 任芳頡、郭瀚林北京報道

  健全四個機制 防止惡性競爭

  價格被視作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靈敏可信的價格信號在引導要素高效配置、促進供需平衡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意見》特別提及,防止經營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開展惡性競爭。

  專家認為,堅持激發創新動力,正是此次《意見》提高價格治理水平的思路。健全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創新重點領域價格引導機制、完善價格調控機制、優化市場價格監管機制,通過健全這四個機制,中國將在價格治理中做到「市場有效、調控有度、監管科學」。

  從「燒錢內耗」轉向技術差異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說,持續激發創新動力與社會活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關鍵是優化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意見》緊扣時代脈搏和市場訴求,提出「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促進先進優質生產要素高效順暢流動」,釋放了更好指引企業向「新」而行、向「綠」轉型、向「高」攀登的價格信號。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江蘇金彭集團副總裁王應黎對大公報表示,長期以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等價格戰高發領域,低價傾銷行為不僅嚴重擠壓了中小企業生存空間,更擾亂行業創新投入的可持續性。此次政策明確相關底線後,企業有望從「燒錢內耗」轉向技術和服務差異化競爭。例如,新能源汽車企業可能加速「智能化+定製化」轉型,零售業則將看重供應鏈效率而非單純低價。

  大數據監測 研用預警替代處罰

  「這項政策的出台可能加速行業整頓,推動資源向合規企業集中,使企業獲取合理利潤,從而更好的回饋社會。」王應黎呼籲,盡快出台細化的行業指南,擬定各行業價格帶規則,增強可落地性。在未來的執行層面,他建議政府可利用大數據監測偏離價格的異常,用「事前預警」替代「事後處罰」模式。

  江蘇開利地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煌洲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看好《意見》中提出打造「透明可預期的監管機制」內容,特別是對需要跨區域銷售的企業而言,統一相關規則能減少地方執法差異導致的隱性成本。他還建議,各行業協會可以綜合行業標準成本來參與制定行業價格指南,避免「一刀切」監管對企業自主經營的限制。

  《意見》還強調,健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公用事業價格機制。優化居民階梯水價、電價、氣價制度。推進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垃圾處理計量收費,優化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完善差異化停車收費機制。優化鐵路客運價格政策,健全統一的鐵路貨運價格體系,規範鐵路路網收費清算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