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觀察/「近鄰外交」對沖不確定性\馬浩亮

時間:2025-03-23 05:02:35來源:大公报

  在談及中日韓合作時,中國外長王毅用「遠親不如近鄰」這句三國通行的諺語來形容。共通的東方智慧和相近的人文傳統,是中日韓合作的獨特底色。這絕非基於人文層面的泛泛而談,誠如王毅所言,這六字格言,「面對不穩定、不確定明顯上升的世界」更加凸顯出重要現實意義。

  「不穩定、不確定」,正是來自於日韓的「遠親」美國。東北亞向來是美國的戰略優先方向。美國因素對於日韓外交取向具有特殊影響。特朗普的「美國優先」2.0版,攪動周天寒徹,對世界帶來極大的風險挑戰。不僅對中國加碼貿易戰,對日韓這兩大傳統盟友也是軟硬兼施,以關稅戰相要挾,要求日韓承擔更多安全責任,在台灣、南海等問題上加緊綁定美國戰車。如果一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一邊倒」,充當「馬前卒」,很可能落得「火中取栗」的結果,淪為「美國優先」的犧牲品和炮灰。

  中日韓都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如今都承受着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壓力,對於深化三方合作,都有了更積極的意願。以日本為例,石破茂內閣上台後,對岸田政府倚美遏華的「遠交近攻」外交路線,進行了適度的撥亂反正,更加注重平衡外交。中日高級別政治對話、中日高級別人文交流磋商機制、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陸續恢復重啟。

  王毅指出:「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有風有雨,即是國際格局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單邊主義逆流橫行等不確定性;而風雨無阻的心態,就是要在變亂中,凝聚共識、求同存異、增進互信,提升戰略定力,加強中日韓合作的韌性。這是眾多不確定性中的最大確定性。

  此次三國外長會晤,取得了一攬子務實成果,譬如:就年內舉行第十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重啟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擴員等問題進行溝通,推動設立中日韓出口管制對話機制、數字經濟合作對話機制,籌建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辦好中日韓文化交流年等,從最迫切的重點領域全面發力,夯實三國合作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