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合生。
【大公報訊】記者張寶峰、于海江北京報道: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合生(圓圖)表示,李強總理在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與哈爾濱市當前的發展目標高度契合。2024年,哈爾濱市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了37.5%,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了66.8%,工業技改投資更是增長了49.5%。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推動。
王合生表示,哈爾濱市在科技創新方面主要聚焦三個方面進行發力。首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哈爾濱市着眼於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實現了產業化投資93.8億元,新增營業收入119.1億元。
同時,哈爾濱市還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圍繞人工智能、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既注重科技成果的產出,又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
其次,着力推進產業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哈爾濱市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兩個輪子」一起轉,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通過大力推進「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行動,支持數字技術、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哈爾濱市將數字技術優勢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相結合,為現代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哈爾濱市還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闢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並重,圍繞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和深海、深空等未來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打造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最後,加力推進創新平台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哈爾濱市依託高水平大學和研究機構、科技型領軍企業,加快國家實驗室基地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推進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同時,哈爾濱市還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改革,打通各種堵點卡點,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