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月17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貴州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龍,為今年通車運營打下堅實基礎。\尹剛攝
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貴州六安高速花江峽谷大橋17日成功合龍。該橋跨越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全長2890米,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到水面高度625米,建成後將超越杭瑞高速公路上的北盤江大橋,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世界第一的山區跨徑橋樑。
預計,花江峽谷大橋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通車。屆時,從六枝到安龍無需再走盤山公路繞行,開車從兩小時縮短至兩三分鐘即可穿越花江大峽谷。\文/黃鋒、譚旻煦
花江峽谷大橋位於多山的中國西南省份貴州境內,地處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交界處,是全長2890米、主跨1420米的鋼桁樑懸索橋,其橋面至水面高度625米,相當於200多層樓高。
17日14時20分,隨着最後一段重約215噸的鋼桁樑精準吊裝至指定位置,橋樑主體結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共分93個節段、樑段總重2.1萬餘噸的鋼桁樑吊裝工作全部完成。
配備世界最大跨度纜吊系統
要在超過600米的高空進行吊裝作業,拼接重達200噸以上的鋼桁樑節段,誤差必須嚴格控制在毫米級別。
「大橋橫跨北盤江,山高谷深,不具備垂直運輸條件。為了完成鋼桁樑吊裝,我們配備了目前世界最大跨度的纜吊系統。」承建單位貴州橋樑集團第三分公司總工程師、六安8標項目經理吳朝明說,整個纜吊系統由運輸、吊裝、智慧監控等系統組成,有效解決了吊裝跨徑大、吊裝重量重等技術難題。
據介紹,這一套由項目團隊自主研發的第四代智慧纜索吊裝系統,具備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監控功能,確保了毫米級的精度要求。
當天,在吊裝控制室裏,30歲的申永秀正在操作吊裝控制設備,她說,「既輕鬆又不複雜,只要細心就能操控。」
花江峽谷大橋是貴州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由貴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自主施工,並使用國產建材。
引入「神經系統」監測主纜健康
自2022年1月開工建設以來,大橋建設團隊克服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等困難挑戰,接連完成兩岸橋塔封頂、主纜架設完成等重要施工節點。截至目前,總體施工進度已達94%。大橋建設過程中,融入了諸多創新技術與突破性進展,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已獲省級工法7項。其中,為給大橋主纜做「健康監測」,工程引入了一套「神經系統」,通過將傳感裝置嵌入主纜索股內部,成功實現了懸索橋智慧健康監測的創新突破。
貴州交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洪舉介紹,該智慧纜索通過傳感裝置,實時監測纜索的應變和受力狀況,從而對橋樑主體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它能追蹤地震或強風等自然災害對橋樑可能造成的受力變化,並發出預警,為大橋的維護和保養提供精確的受力數據。
據了解,作為六枝至安龍高速的重點控制性工程,花江峽谷大橋通車後,從六枝到安龍無需再走盤山公路繞行,開車從兩小時縮短至兩三分鐘即可穿越花江大峽谷。
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貴州近年來在山巒間開闢道路、在河流上架設橋樑,已經在126萬個山頭間建造了3萬多座橋樑。目前,全世界前100座高橋中,近一半位於貴州。貴州交通向北連接成渝,向東連接長三角,向西連接雲南通往東盟,向南連接粵港澳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