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5座「小蠻腰」 線條優美抗風防撞
6日,在凜冽寒風中,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一行登上黃茅海跨海通道。汽車剛剛駛上橋面時,天空瀰漫着濃霧,整個橋身在海天一色中若隱若現。當採訪團抵達大橋中段下車,正好迎來燦爛陽光,雲開霧散,跨海通道嶄新的橋身清晰顯現出來,蔚為壯觀。通道上5座高矮不同的「小蠻腰」主塔,弧線十分優美。
「這個『小蠻腰』設計其實是一項創新,因為黃茅海這邊曾經正面遇到過多個超強颱風,所以這個斜拉橋設計抗風力非常強,『小蠻腰』設計的橋樑,首要的特點是扛風,它的整體截面小,比A字形、門字形的橋更扛風。」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工程技術部經理孫文晉(見圖)自豪地說,「小蠻腰」的設計還十分「防撞」,可以抵抗3萬噸到5萬噸的船隻撞擊。他還透露,主塔「小蠻腰」最細的地方腰圍為8米5。「除了考慮功能和實用外,我們設計時還請了攝影大師從美學上對大橋進行設計優化,盡量將大橋建成優美而挺拔的斜拉橋。」
記者在大橋上走動時,可以望到海面上的海洋養殖魚排,猶如一艘艘貨船般,千帆競發,更讓人感到海天遼闊。橋面上有幾位身穿制服的工人正忙着為大橋通車做最後的修繕。在雄偉的大橋相映之下,他們忙碌的身影令人由衷敬佩。\大公報記者盧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