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軍驅逐艦在演訓中發射海紅旗防空導彈。
在海軍序列裏,有海紅旗-9B、紅旗-16、紅旗-10等各型艦載防空導彈,加上1130型萬發炮,構建覆蓋遠程、中程、近程、末端的防空網。
海紅旗-9B是055型「萬噸大驅」、052D型「中華神盾」等主力驅逐艦上的遠程防空反導系統,堪稱是航母「帶刀侍衛」的「刀」,可為航母戰鬥群搭建半徑約200公里防空網。這也是航母三層防禦圈的第二層。055型、052D型驅逐艦的通用垂發系統,能夠發射紅旗-9B、紅旗-16。
紅旗-16中程艦空導彈,具備多目標攻擊能力,可對抗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主要安裝在054A/B護衛艦上。升級版紅旗-16C提高了速度和射程。紅旗-7與紅旗-10都屬於近程防空導彈。紅旗-10具備「發射後不用管」的性能,攔截更為靈活,有效對抗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航母和各驅、護艦均有安裝。紅旗-7通常用於特定方向的「點攔截」,目前主要配備在一些低端艦艇上。
陸軍的主力防空導彈是紅旗-16B和紅旗-17A,均在2019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共同撐起野戰防空保護傘。紅旗-16B是在海軍紅旗-16艦載防空基礎上研發的,彈體更長,發動機功率更大,射程約70公里,最新型紅旗-16F已延伸至160公里,可攔截巡航導彈、空地導彈、反輻射導彈、戰鬥機、直升機、無人機等各種目標,尤其是有效對付超音速、超低空的「雙超」目標。
紅旗-17A射程約12公里,作為野戰伴隨防空武器,具有行進間進行空域搜索、空情分析、發現目標後進行短射擊的能力。近幾年已逐步替代原來的紅旗-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