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傳媒學子們在萬年體驗當地打糍粑等稻作文化。\大公報實習記者黃可沁攝;右圖:王炳萬展示傳媒報道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資料。\大公報實習記者李博池攝
萬年縣地處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7月23日,「2024范長江行動江西行」採訪團走進江西萬年縣,探訪當地的仙人洞、吊桶環遺址,觸摸跨越10000多年的以「百年貢米產業、千年貢穀遺存、萬年稻作起源」為代表的「萬年稻作文化系統」,感受中國農耕文明的演變、傳承,以及中國先民的生活智慧與生存之道。\大公報實習記者 黃潔儀、曾慶芳、張豪軒、李博池江西報道
萬年縣大源鎮小荷山腳下,有一處石灰岩溶洞,當地民眾相傳是仙人棲息的地方,被稱為「仙人洞」。而事實上,「仙人洞」是遠古先民避風雨、禦嚴寒的安身之所。
揭示先民向新石器時期過渡史
「我們要用文化的眼光,敬畏我們的先民。在萬年跋山涉水、尋尋覓覓之時,我總感覺和這片土地上的先人,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心靈默契。」75歲的王炳萬是萬年博物館原館長,是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遺址五次考古發掘的親歷者。據介紹,他最早發現吊桶環遺址,國外有關資料為紀念他,將吊桶環遺址稱作「王洞」,將新石器時代初期命名為「王洞時期」。
王炳萬介紹,上世紀90年代,首次中美聯合考古在仙人洞與相距800米的吊桶環遺址發現了現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存之一,遺址出土的植矽石經碳-14測年表明,仙人洞遺址栽培稻植矽石的出現時間大約是距今1.2-1.5萬年。這將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
據悉,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的地層堆積,涵蓋了由舊石器時代末期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完整地層序列,它對於研究人類如何由舊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文化演進過程。尤其是對有關稻作農業起源、陶器的發現、動物的馴化等重大學術課題的解決,提供了相關的考古學證據,揭示出我國從舊石器時期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最清晰的地層關係證據。萬年稻作文化系統於2010年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名錄,2013年被中國農業農村部列入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China-NIAHS)。
此外,202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對「考古中國」項目課題──萬年縣仙人洞遺址所在大源盆地考古發掘和調查,初期考古發掘計劃為10年,當前正在進行中。
王炳萬說,在萬年這片土地上,舊石器時代先民們將野生稻馴化成栽培水稻。伴隨世代耕作、培育繁殖,萬年有多個水稻品種,包括團粒早、蓮塘早等早稻,堆屎白等中稻,以及塢源早、野禾仂等晚稻品種。其中,塢源早由於品質優良,後來成為進貢皇宮的「貢穀」,被稱為「萬年貢米」。
一年栽一季 貢米每斤200元
塢源早成為貢米的源由有多個說法,一說自南北朝時期就專供皇室;也有一說是,明正德七年(1512年),明武宗下令新設萬年縣,縣令將縣裏特有大米進貢,皇帝享用後傳旨「代代耕種,歲歲納貢」。清時各州縣納糧送京,必待萬年貢米運到,方可封倉。萬年貢米是釣魚台國賓館指定國宴用米。
萬年貢米只生長在山腳下的300畝水田裏,一年栽一季,生育期約180天,株高約1.8米,芒長1.8吋,畝產約180公斤,採用農耕方式種植:即施農家肥,人工除草,山泉灌溉。其中,稻田裏的水溫全年都在15℃左右,水質富含氮、磷、鉀及銅、鐵、錳、鋅等微量元素,是典型的冷漿田。
「最令人稱奇的是,萬年貢米具有不可移植性,而這些貢米田也似乎只適宜種植塢源早,種別的品種都不大好使。」稻作文化習俗傳承人程道明說,一斤萬年貢米,市場上要賣出接近200元人民幣,一畝地就能有上萬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