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美元首會晤/習近平啟程赴美 時隔一年再晤拜登

時間:2023-11-15 04:03:20來源:大公报

  圖:在美國舊金山,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國際媒體中心已向註冊記者開放。12日,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在國際媒體中心內工作。 新華社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中新社、環球時報報道:11月14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陪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等。

  「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這是習近平時隔6年再度到訪美國,也是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再次面對面會晤。據知,兩國元首將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溝通。有專家表示,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最大的成果,是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傳遞出「穩定」的預期。

  中美關係的晴雨冷暖,一頭連着兩國17億人民的福祉,一頭連着世界的未來,世界關注中美如何相處;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中國將如何進一步促進亞太合作、以中國貢獻推動亞太發展,習近平此次行程全球矚目。

  兩國歷經曲折 重返巴厘島是前提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元首外交是中美關係的「指南針」和「定盤星」。外界期待,元首會晤引領中美關係盡快回歸正軌,持續推進雙方互利合作,造福兩國和世界。2021年2月以來,習近平多次同拜登通電話、會晤,着力引領中美關係沿着正確軌道向前發展。特別是去年11月,兩國元首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會晤,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對中美關係產生重要深遠影響。但今年以來,無人飛艇事件、蔡英文「過境」竄美以及美方損害中方利益的錯誤言行,都嚴重偏離兩國元首確定的軌道。專家指出,中美關係歷經曲折,教訓需要汲取。只有重返巴厘島,才能通往舊金山,重返巴厘島是基礎、是前提。

  在巴厘島會晤中,習近平強調,「當前形勢下,中美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對此,中國外交學院戰略與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蘇浩分析稱,中美兩國經濟深度融合,雙方可以開展的合作能列出長長的單子,例如全球經濟疫後復甦、應對氣候變化、解決地區熱點問題等,都離不開中美協調合作。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雙方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正向互動趨勢不斷增強,政府高層互動增加,啟動一系列對話機制,激活地方、民間、人文等多領域交流合作,雙邊關係出現止跌企穩的勢頭。

  共迎全球挑戰 中美肩重責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元首外交對兩國關係發展發揮着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兩國元首的直接溝通交流對於推動雙邊關係止跌回穩,明確中美關係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重要意義。「做對的事,任何時機都是好時機。」如今,中美關係再次來到關鍵當口,兩國元首時隔一年再次面對面會晤。蘇浩指出,本次會晤對推動中美關係真正穩下來、好起來具有重要意義,對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和平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蘇曉暉表示,中美作為兩個大國,肩負特殊責任,雙方「重返巴厘島、通往舊金山」,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普遍期待。

  兩國多名學者表示,在2024年美國大選可能為中美關係帶來更多風險和動盪的背景下,舊金山會晤將成為一扇「機會之窗」,向外界釋放出「穩定」的積極信號。分析認為,兩國有望在此次會晤後宣布一系列「小但切實的成果」,此外,雙方有望進一步重啟溝通渠道,在未來發揮「調解、緩衝」中美關係的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刁大明表示,此次中美元首會晤最大的成果,是向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傳遞出「穩定」的預期。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地緣衝突此起彼伏,兩國領導人在這一背景下實現會晤,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指明方向,這將為世界的繁榮和發展注入「正能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