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灣區動力/深圳九大基礎科學設施全球開放

時間:2023-04-28 04:26:21來源:大公报

  圖: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上,九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出共享邀約。\受訪者供圖

  深圳光明科學城科研設備在出入境方面或將探索分類分級管理,經認定的科研設備有望更便利通關。內地首部科學城專項法規─《深圳經濟特區光明科學城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日前經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並擬於6月1日起實施。《條例》提出系列創新制度安排,包括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市場化運營面向國內外各類創新主體開放共享、推進科學數據共享、探索開展跨境數據流動分類監管等。在27日舉行的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上,光明科學城九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全球發出共享邀約。\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深圳報道

  光明科學城是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相繼落戶,其中2所大學校區或過渡校區已正式啟用,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所省重點實驗室、11個科研平台加快推進。

  科研設備可便利通關

  據悉,《條例》圍繞光明科學城治理結構和運營機制、國土規劃和用地管理、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重要領域,提出系列創新制度安排。就科研要素流動方面,要求推動開展自用科研物資、實驗試劑和儀器設備進出境分類分級監管,對經認定的用於科研教學、校準檢測、比對實驗的儀器、設備、低風險用品等按照有關規定實行進出境通關便利政策,提高通關效率。

  《條例》要求由深圳市政府統籌管理基於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的科學數據,在確保國家安全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前提下,推進科學數據共享,支持光明科學城在國家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探索開展跨境數據流動分類監管。

  27日舉行的首屆光明科學城論壇上,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宣布入駐並將於今年投入使用,同時,九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全球發出開放共享邀約。據悉,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條例》除了明確深圳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光明科學城開發運營企業承擔光明科學城範圍內創新載體和基礎設施的投融資、建設、運營、成果轉化服務等相關工作,還明確支持開發運營企業通過市場化運營,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面向國內外各類創新主體開放共享。

  出席論壇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韓傑才表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科學裝置能夠提供大型的複雜系統的研究條件,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科技發展的重器,不僅在基礎研究當中發揮策源地作用,也是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力提升的強大動力,更可以作為國際合作的很好平台。

  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

  《條例》明確支持在光明科學城探索開展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擴大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自主權,完善科研項目資金激勵引導機制。支持光明科學城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獨立法人科研機構探索實行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實行負面清單管理。這意味着,在「負面清單」之外,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圳灣實驗室副主任、深圳醫學科學院(籌)副院長涂歡認為,探索財政科研經費包乾制,能夠提高資金使用的靈活性,更加尊重科學規律。

  此外,《條例》提出,鼓勵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光明科學城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產學研平台,在項目申報、企業孵化等領域深度合作,為港澳大學生在光明科學城創新創業提供便利,鼓勵港澳資金參與科技企業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