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南沙•香港機遇1/南沙冷鏈買全球 攜港建物流樞紐

時間:2023-02-11 04:25:58來源:大公报

  圖:廣州港南沙港區外貿班輪航線達150條,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受訪者供圖

  編者按

  嶺南春來早,灣區開新局。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廣州南沙近日迎來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後首個訪問內地的香港大型考察團。吹響高質量發展衝鋒號,今年也是《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全面實施的關鍵年。《大公報》今起推出《南沙·香港機遇》系列專題,從物流樞紐、社區建設和雙創支援三方面,探討剖析南沙攜手香港全面合作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帶來的新機遇。

  從全自動化碼頭、水上「穿梭巴士」集疏運網絡,到將珠三角貨品銷往全球的灣區國際集拼中心、「1小時冷鏈『買全球』(進口世界各地商品)」的南沙國際冷鏈分撥中心,廣州南沙的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功能不斷擴展。南沙正通過多式聯運打造「江海鐵」立體式物流樞紐,推動大灣區港口群聯動發展,攜手香港,促進大灣區內貨物高效便捷流動。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表示,目前已發起成立穗港物流交流聯盟,探討新的供應鏈模式,希望能夠實現在南沙直接跨境香港,在大灣區共同併船出海。\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高大的岸橋按照資訊系統自動發布的指令精準裝卸集裝箱,橙色的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按照智能算法規劃的路徑將一個個集裝箱運往目標位置,整個碼頭空無一人,卻在「超級大腦」的指揮下有序地完成各項運輸作業……這類似科幻大片中的場景,已在南沙港區四期碼頭成為現實。

  智能改造碼頭 降成本促合作

  這是全球首個江海鐵多式聯運全自動化碼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新建造的自動化碼頭,香港科技大學無人駕駛團隊參與了研發。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表示,該項目將為世界範圍內傳統碼頭的「自動化升級改造」提供示範性解決方案。據悉,同等規模下,智能化改造後的碼頭,節省人力約70%。

  隨着南沙港鐵路開通,連接珠江水系內河網絡與深水海港的南沙港區,江海鐵多式聯運在此集聚,外貿班輪航線通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24小時不間斷運轉。

  港商林詩鍵近日考察了南沙國際物流中心,這裏擁有全國最大的臨港倉庫群,並設有連接南沙港鐵路的南部集裝箱裝卸場,「公路、水運、鐵路」的無縫連接,大大降低企業的綜合運營成本。「南沙發展非常快,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在物流方面的合作空間很大。」林詩鍵說。

  「位於物流中心南區的南沙國際冷鏈分撥中心『買全球』,進口水果、凍品等冷鏈貨物辦結相關手續後,1小時即可覆蓋大灣區城市群;而北區的灣區國際集拼中心『賣全球』,將珠三角的傢具、原材料等出口到歐美、東南亞。」南沙開發區黨工委政研創新辦有關負責人說,「一『進』一『出』,讓南沙不僅成為珠三角與港澳的「超級聯繫人」,也變為大灣區與世界的接軌者。

  穗港政策聯動 利好跨境物流

  隨着軟硬件配套不斷完善,南沙吸引香港物流企業的優勢也越來越多。鍾鴻興表示,包括物流條件、自動化碼頭、水鐵聯運網絡,以及《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等利好政策,都是吸引香港物流企業的重要因素。「香港現在針對多式聯運也出台了扶持政策,我們希望發揮兩地政策優勢,探索未來如何優化發展兩地物流的跨境合作」。

  「目前廣州和香港物流協會攜手成立穗港物流交流聯盟。」鍾鴻興稱,南沙可以與香港跨境物流在水路有很好的對接,希望與南沙乃至廣州深入合作,探討在兩地開設固定航班等,讓兩地跨境物流更加順暢,也解決生產企業進口原材料和成品加工的供應鏈和跨境物流需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