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反方觀點/反方:形式大於內容 如此設置不高明

時間:2023-01-31 04:26:10來源:大公报

  圖:「高層次人才候車區」緊臨普通候車區。\大公報記者于海江攝

  觀點 1

  吸引人才可以理解 方式不合適

  企業人事總監:

  •設置「高層次人才候車區」是多此一舉。既然乘車資源並不緊張,既然候車環境都還不錯,那何必非要設置一個「高層次人才候車區」?如果是「尊重人才、愛護人才」之舉,為何會刺痛網友的神經?讓人認為此舉有損公平,存在不妥之處?車站現「高層次人才候車區」,可能會是形式大於內容。

  市民:

  •優先有特權之嫌,如果都可以憑某種資格優先,那麼需要優先的理由就會有很多,除了老幼病殘孕群體需要照顧,其他人不應再有優先權。

  人才服務中心員工:

  •設置「高層次人才候車區」的出發點是好的,只不過這樣的「照顧人才」實屬沒事找事,引發輿論熱議也就在所難免了。重視人才,也別做「並不高明」的蠢事。

  觀點 2

  人才未必能從中獲益

  國企員工:

  •如果設這麼一個候車區,顯得惹眼,又易淪為擺設,沒什麼人坐,那就失去了意義。與其徒留爭議,不如將尊重人才落實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諸如提供工作、生活上的幫助與便利,讓人才有施展的空間,少些這類空有其表的安排。

  公務員:

  •公眾在享用公共資源時應當是平等的,社會也在不斷追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優待人才,首先要在真正能使人才發光發熱的方面投入更多,而對人才的厚待,不是要賦予人才特權,侵佔公共資源,損害社會公平和公共利益,也不是在那些面向所有人平等開放的資源中,劃出一部分給優秀人才,這樣會影響公眾的獲得感和生活便利度。

  市民:

  •這顯然是一種破壞社會公平之舉,人才也未必會從中受益。在民眾目光的注視之下,那些真正有才華、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不會安之若素地接受這種傷害社會公平的「優待」。

  觀點 3

  如何衡量人才對地方的貢獻

  人才服務中心員工:

  •對高層次人才的評定,是有國家相關政策依據。但對地方的貢獻來看,不一定高層次人才就一定會有特別突出的貢獻。每個人每天的工作都在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如何定義一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要看社會民眾給他的評價。

網友:

  •「高層次人才候車室」,30個座椅,專門只對地方政府認定的126個人開放,這是一種資源浪費。而對地方的貢獻,又該以什麼標準衡量?是納稅最多,還是製造的就業崗位最多,還是給地方招商最多?不同的認定標準,選出來的人才名單肯定不一樣,並未在名單上的突出貢獻者是否就應該被一竿子擋在休息室外呢?

旅客:

  •公共交通的公共性與公益性決定了乘客都是平等的,不應身份有別。既然候車室有一兩千個座位,足夠乘客候車,又何必另設高層次人才的專座?把旅客分為三六九等,這對旅客是種不公平的待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