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喜迎二十大.新時代笑臉 7/港青笑迎商機 VR藍海乘風破浪

時間:2022-10-12 04:25:09來源:大公报

  圖: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回民小學學生在「流動科技館」體驗VR眼鏡。\新華社

  廣州市載道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港青楊騰(圓圖)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將近10年,對比10年前,他自言最大的變化是「肥咗」—因與大灣區創業路上認識的一班好友經常飯桌上交流,不知不覺身形「膨脹」。10年來,楊騰的VR業務規模也一起「膨脹」,駐點遍布香港、廣州、中山,業務規模已超過三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楊騰感嘆,公司技術迭代發展,離不開大灣區科技行業的創新氛圍,同行之間的競爭和合作也讓他受益匪淺。「從整個行業而非單個企業的角度去看問題,是我在大灣區創業後學習到的新思維。」\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黃寶儀

  理工背景出身的楊騰一向對新科技感興趣。「說起第一次創業的契機。2014年末Google剛推出CardBoard-VR紙盒,我體驗後被震驚到,覺得VR是人機交互的未來方向。」留意到同時期內地VR市場仍是「藍海」後,楊騰綜合考慮了技術和市場,拉着行李北上廣州,認定了自己的事業方向──將VR技術帶到內地。

  「VR能讓人身臨其境,只要設備和精心製作的內容配合,就能讓人體驗在時空和歷史中穿越的魔力。」楊騰想,觀眾以後欣賞藝術展、文物展,不僅可以隔着玻璃櫥櫃觀看,還可以戴上VR設備享受「看得見、摸不着」的新奇體驗。帶着這種浪漫的懷想,楊騰在內地開始將VR場景應用到展覽館。

  「不知不覺,我們大大小小已經做過近120個展館。」楊騰笑說,公司技術迭代發展,離不開大灣區科技行業的創新氛圍。在這些年,大灣區已經誕生了不少前沿的科技企業,基礎科研實力也在不斷增強,2家國家實驗室、10家廣東省實驗室、30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20家香港、澳門聯合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科研氛圍濃 掌握業內最新動態

  楊騰記得,初時來到大灣區內地城市,VR行業仍然較少人認識。如今,大灣區虛擬現實相關企業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352億元,擁有了完整的產業鏈。

  「對於香港科創者來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業還有一個顯著的優勢,那就是可以『疊buff』(遊戲用語,指觸發多個加成效果)。」楊騰說,他公司的項目獲得過香港專項資金,項目來到內地落地時,大灣區內地城市都會按香港資助條件開出同樣的獎金支持。「相當於項目在香港一次認證,就可以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同步獲得認證,起步資金變雙倍。」楊騰所創辦的公司也享受到多項政策支持。「我們在內地獲得了如『小巨人』企業認證,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等扶持獎金近200萬。」

  作為VR業內領先的科創企業,楊騰和團隊一直在琢磨如何提升技術,讓VR展覽更有沉浸感,沉浸感的關鍵則在於如何將各個系統之間的時間誤差降到最低。「我們的技術優勢就在於可以將時間誤差控制在幾微秒內。熒幕、VR眼鏡、燈光,OLED電視不同載體的聯動,中間的延時觀眾幾乎是察覺不出來。」楊騰說,他們技術的進步與大灣區科技行業的迅猛發展分不開。「我們平時也可以在大灣區與業內的科研人員聊天,交流最新的發展動態,這往往會給我們技術開發的靈感。」

  同行合作多 「推着一件事往前走」

  「VR領域下一個風口在哪裏?從產業的角度去思考,答案也許是元宇宙。」楊騰告訴記者:「元宇宙不會是單個市場,是需將很多技術融合在一起去做的一件事,這個空間是很大的。」他認為,元宇宙是一個集成式的行業。在元宇宙,區塊鏈、VR、AR、虛擬雲等技術都有用武之地。「這個市場需要彼此的配合,大灣區同行很多,目前大灣區也形成了元宇宙技術相關的圈子,氣氛很熱烈。」他說,在大灣區辦科技企業,視野很開闊,同行之間的競爭和合作也讓他對整個產業有了新的認識。「所有人都在推着一件事往前走,這是很寶貴的經驗。」

  楊騰認為,「9+2」大灣區城市群整個科創氛圍,會讓創業者擁有灣區視野去布局事業。「我們團隊演算法開發在廣州、軟體內容生產在中山、運營在深圳,品牌推廣和海外市場就交給香港,彼此互相成就,出來的效果非常驚喜。以前我會說自己是香港人,現在我會講自己是灣區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