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治水興水:我國水利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時間:2022-10-11 10:31:30來源:光明日報

  【十年答卷】

  10月7日,流經京津冀晉蒙的永定河,以一路歡歌奔騰向前的姿態,向人們傳遞了一條河流復蘇、生機勃發的訊息——這天上午10時,隨着天津屈家店水利樞紐開閘放水,穿越黃土高原、流經燕京勝地的永定河秋季生態補水水頭,在這裏牽手永定新河匯入渤海,標誌着永定河在今年春季實現865公裏河道全線通水73天、有水109天的基礎上,再次實現全線通水。

  這是斷流多年的永定河生態環境復蘇的重要體現,也是江河湖泊展新顏的生動縮影。

  我國水資源短缺、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水旱災害多發頻發,是世界上水情最為複雜、江河治理難度最大、治水任務最為繁重的國家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確立國家「江河戰略」,擘畫國家水網等重大水利工程,我國水利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年來,我國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實現歷史性解決,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深層次變革,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全局性優化,江河湖泊面貌實現根本性改善,水利治理能力實現系統性提升。

  1.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整體躍升

  這是一群水庫「聯合作戰」的身影——為應對7月以來長江流域嚴重的夏秋連旱,繼8月中旬水利部調度長江上遊水庫群、洞庭湖水系水庫群、鄱陽湖水系水庫群,為下遊累計補水35.7億立方米後,9月12日,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項行動再次啟動,計劃為下遊補水17.8億立方米。

  這是另一群水庫築起的「銅牆鐵壁」——今年6月,珠江連續發生流域性較大洪水,其中北江發生自1915年以來最大的特大洪水,水利部門聯合調度西江龍灘、大藤峽和北江飛來峽等干支流37座骨幹水庫攔洪削峰錯峰,果斷啟用潖江蓄滯洪區,及時利用北江蘆苞閘、西南閘分泄洪水,避免了西江、北江洪水惡劣遭遇,確保了西江、北江大堤和廣州市、珠江三角洲防洪安全。

  旱時補水、澇時攔洪,應對旱情汛情,我們能打出水庫群調度這張「硬牌」,得益於流域防洪抗旱工程體系的不斷完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強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建設。工程方面,大江大河基本形成以河道及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等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通過綜合採取「攔、分、蓄、滯、排」措施,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實際發生的最大洪水能力;全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達到8900億立方米,通過綜合採取「蓄、引、提、調」等措施,可確保城鄉供水安全,最大程度減輕乾旱損失。非工程措施方面,監測預報預警能力顯著提升,全國各類水情站點由2012年的7萬多處增加到2021年的12萬處,收齊全國站點信息由30分鐘縮短到15分鐘。

  通過綜合運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成功戰勝了多次大洪水和嚴重乾旱。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表示,水利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斷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科學精細調度水利工程,近十年我國洪澇災害年均損失佔GDP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7%降至0.31%。

  2.供水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以前要到1公裡外背水,現在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用水太方便了!」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縣仁貢村村民南尕卓瑪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水利部會同各地大力實施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累計完成農村供水工程投資4667億元,解決了2.8億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鞏固提升了3.4億農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4%,比2012年提高19個百分點,廣大農民祖祖輩輩肩挑背馱才能吃上水的問題歷史性地得到了解決。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表示,具體而言,一是建立了完備的供水工程體系,到2021年年底,全國共建成農村供水工程827萬處,可服務人口達9億人。二是堅決打贏了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全面解決了171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許多貧困地區的農牧民群眾生活實現了從水桶到水管的進步。三是告別了介水疾病的困擾,妥善解決了975萬農村人口飲水型氟超標和120萬苦鹹水改水問題。四是健全了管理責任體系,工程的長效運行體制機制不斷得到完善。

  「飲水」之變,不僅體現在人身上,也體現在阡陌田野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累計投入中央資金約1500億元,用於灌區建設和改造,為端牢中國飯碗奠定了堅實的水利基礎。建成了相對完善的蓄、引、提、輸、排工程網絡體系,全國現在已建成萬畝以上的大中型灌區7330處。建設和配套改造了一批渠系及配套建築物、灌排泵站、渡槽、排水溝等一系列骨幹工程,僅骨幹渠道的長度達40萬公裏,相當於繞地球10圈,灌區內農田實現旱能灌、澇能排。累計恢復新增灌溉面積達60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近3億畝,有效遏制了灌溉面積衰減的局面。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2012年的9.37億畝增加到現在的10.37億畝。

  條條溝渠縱橫交錯,滋潤廣袤大地;汩汩清泉流進千家萬戶,潤澤百姓心田……

  3.江河湖泊面貌煥然一新

  永定河恢復過流,潮白河恢復過流,滹沱河恢復過流,白洋淀重現生機,斷流乾涸了近一百年的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段今年全線過流貫通、實現與永定河的百年交匯——這是人們走過這些河時,能真切地感受到的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和河湖生態補水的成績單。

  人們感受不到的成績單呢?數據清楚地記錄著:2021年12月底,最新的統計數字和2018年同期相比,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治理區淺層地下水回升1.89米,深層承壓水回升4.65米。同時,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開展以來,華北地區回補地下水累計達到80億立方米。

  透支的大地「喝」上了水,乾涸的河流「喝」上了水,越來越多河湖的面貌煥然一新。事實上,為河湖「美顏」的方法,不只是地下水綜合治理和生態補水,還有河長制湖長制體系的全面建立。

  2016年1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2017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如今,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都有人管、有人護。重拳治理河湖亂象,依法管控河湖空間,嚴格保護水資源,加快修復水生態,大力治理水污染,河湖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改變,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水利部門堅持不懈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十年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8萬平方公裏,我國水土流失持續呈現面積強度「雙下降」、水蝕風蝕「雙減少」趨勢。2021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比2011年下降27.49萬平方公裏,越來越多的荒山披綠衣、越來越多的濁水變澄碧。

  一條條奔騰向前的大江大河,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水利工程,一條條潤澤民生的輸水管道,一個個巡河巡湖的河長湖長……錦繡中國鋪展水美人和的畫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