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殲35研發歷程
鶻鷹蛻變
以FC-31「鶻鷹」為原型的殲-35原型機去年末亮相,與前者相比,除加入了摺疊機翼、彈射牽引結構外,機身厚度亦見增加、座艙蓋改為前開,為機身騰出更多載油空間。此外,機首下方亦裝設與殲-20相類的光電分布式孔徑系統,具較強對海對地觀測能力。
滑躍試驗
在央視4月份播出的一段海軍航空大學訓練基地片段中,四架採不同塗裝的疑似FC-31或殲-35,半掩半現地出現在四架殲-15左方,與近鏡頭處的模擬滑躍甲板同框曝光,顯示殲-35除了彈射起飛外,或可採滑躍起飛,將來能部署到遼寧艦及山東艦上。
海軍塗裝
在最新披露的畫面中,殲-35已從綠色的抗腐蝕塗裝換成銀灰色的低可視度海軍塗裝;座艙背與機首下方分別添置了白色疑似刀狀天線,應係傳輸飛行數據之用;加上機鼻空速管未取消,顯示目前仍有較多飛行數據有待採集分析,雷達測試尚未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