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946年在南京梅園新村中共代表團工作時,范長江(左二)隨周恩來一起舉行記者招待會。
「他對《大公報》是挺有感情的。」根據周秉德的回憶,伯父周恩來及伯母鄧穎超對《大公報》及大公報人非常關心,他們在溝通、協作與互助中建立互信,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新記《大公報》創辦人之一張季鸞病危時,守護在他身邊的朋友就有周恩來。1941年9月6日,時年54歲的張季鸞逝世。周恩來同董必武、鄧穎超電唁張季鸞,稱其為:「文壇巨擘,報界宗師」,並聯名送輓聯:「忠於所事,不屈不撓,三十年筆墨生涯,樹立起報人模範;病已及事,忽輕忽重,四五月杖鞋失次,消磨了國士精神。」
1946年5月,《大公報》記者曾敏之在重慶專訪周恩來,周恩來受訪後為記者提筆贈言:「人是應該有理想的,沒有理想的生活會變成盲目。到人民中去生活,才能取得經驗,學習到本事,這就是生活實踐的意義。」
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9月21日,時任《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和副總編輯楊剛應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邀約,參加了新政協。10月1日,他們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王芸生在《開國盛典》一文中寫道:「舉目天安門前的人民廣場,人如大海,旗翻紅浪,生平未曾見過的一個大場面就在眼前。我慶幸個人此生不虛,更慶幸中國由此進入了人民民主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