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化旅遊寶藏線
「墟」指墟市,是中國南方鄉村的定期市集,代表着深圳的歷史原點,深圳之名就起源於「深圳墟」。自古墟市發達的地方就會形成城鎮,可惜隨着歷史演變,保留傳統「墟」市名稱的只有香港和廣東,例如港鐵東鐵綫途經的大埔墟站。深圳也保留了不少墟市,有的從古至今依然商貿發達,有的如今已做他用。
堪稱「深圳近代民俗文化第一街」的觀瀾古墟,深圳版「清明上河圖」的清平古墟,深圳商業發源地的東門墟,「古墟文化之旅」可以感受昔日商貿繁華的深圳,被歷史遺落的墟市重新煥發生命力。
東門墟是深圳商業發源地,至今仍是深圳市最重要的商圈之一,更是深圳市唯一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獨具嶺南風格的街區式商業步行街。步行街商業面積達68萬平米,單日客流量歷史峰值達到100萬人次以上。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目前,東門商業步行街的日均人流量保持在30萬人次左右。
位於寶安新橋的清平古墟,這裏有始建於康熙年間,深圳僅存的一座古代三孔石拱橋永興橋,還有佔地1000平方米的廣安當舖。如今百年而過,人去樓空,只剩幾條幽靜的街巷。如今,古墟已升級成影視小鎮,時常有劇組入駐,還有了餐飲店和酒吧等配套服務。唯一跟墟市聯繫的只有節假日裏舉辦的現代市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