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潘時龍 微波成像 自動駕駛「天眼」

時間:2022-05-04 04:24:49來源:大公报

  2008年,潘時龍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做博士後,正式與微波光子學結緣。回國後,他選擇進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教,現為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時龍團隊的科研成果中,有一項離我們的生活非常近。近幾年備受關注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中,需要相機、激光雷達等光學成像裝置充當「眼睛」,然而光學傳感器容易受大霧、下雨、霧霾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微波雷達可以在惡劣天氣使用,但傳統微波雷達的精度很差,無法勝任「眼睛」的職能。潘時龍團隊的寬帶微波光子成像雷達,成功地突破了微波成像難題,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實驗論證了微波頻段的小目標實時高精度視頻成像。

  將微波與光結合,潘時龍團隊的另一項顛覆性成果是中國首台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潘時龍介紹,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就像「火眼金睛」,從家用光纖路由器到航天飛船等大量應用的光學器件領域都需要用到它。它可以對光器件的兩個最關鍵指標──幅度響應和相位響應進行精確測量,從而在研發和應用中掌握其性能。對於他從事的微波光子學研究,潘時龍用簡單的幾句概括和兩個實際應用給出了最易於普通人理解的解釋:通過微波與光學兩門學科的交叉融合,突破這兩個領域的瓶頸難題,這樣的突破在實際應用中將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江蘇省科協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