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979年4月:中斷30多年的廣九直通車恢復運行,初期每天開行僅1對,年客量僅7萬多人次。
❷ 1997年香港回歸時:開行6對,年客量148萬人次。
❸ 2018年:開行12對,年客量超過310多萬人次。
❹ 2019年:按平均每日乘客量約6900人次,年客量約近252萬人次。
❺ 2020年1月:直通車因疫情嚴峻,暫停服務至今。
通關變化
❶ 1979年恢復運行後:初期通關監管設在臨時聯檢棚,「手工操作、人人過篩、件件開箱」。
❷ 上世紀80年代中:6個封閉式檢查房亮相,每房1個大檢查台,旅客物品全部攤在台上檢查。
❸ 上世紀90年代初:敞開式26條通道開通,隨後發展為無障礙開放式通道。
❹ 近幾年來:查驗模式更全面「電子化」,包括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離子分析儀、新式X光機等,開通更多「自助通道」。
旅客結構變遷
❶ 1979年:恢復運行初期旅客以探親、貿易、旅遊為目的的港澳居民、華僑為主,也有部分因公出國人員和外籍人士。
❷ 1987年:台灣放寬兩岸交往限制,當年入出境台胞首次逾萬,次年更激增20多倍。
❸ 1993年:旅遊團以直通車出境,團進團出的赴港遊客逐年飆升。
❹ 2003年:CEPA實施後赴港自由行成主力軍,穩佔客流比例一半左右,而經港往返內地的東南亞、非洲籍客商亦增加。
❺ 2018年以來:廣深港高鐵全線通車後,廣九直通車的乘客量回落,以商務客居多,也有部分自由行旅客。
\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