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創新應對/中科院探「以石擊石」 四両撥千斤

時間:2022-04-25 04:24:42來源:大公报

  行星撞擊是地球生命面臨的重大潛在災難性威脅,發生概率極低,但危害極大。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顆小行星分別襲擊了中國雲南省香格里拉、雲南省西雙版納和吉林省松原地區,引發了社會熱議和內地學者對行星防禦研究的重視。

  面對大尺寸小行星撞擊的潛在威脅,中科院複雜航天系統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李明濤研究員、王藝睿博士、王有亮助理研究員、周炳紅研究員和鄭偉副研究員近年提出了「以石擊石」加強型動能撞擊行星防禦任務概念。做法是,通過發射無人飛行器捕獲小尺寸小行星,或在碎石堆小行星上採集超過100噸的岩石,與飛行器構成組合撞擊體,操控組合體撞擊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將潛在威脅小行星偏轉出撞擊地球的軌道。

  「以石擊石」加強型動能撞擊行星防禦任務概念,突破地面發射人造撞擊體的運載力限制,提供核爆之外新選項。以直徑約350米,重量約為6100萬噸的阿波菲斯小行星為例,其在2029年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將約為3.8萬公里。仿真顯示,在動量傳遞因子為1的條件下,利用經典動能撞擊方法對阿波菲斯小行星的偏轉距離約176公里,而「以石擊石」方案對阿波菲斯小行星的偏轉距離約1866公里,相比經典動能撞擊方法提升了一個數量級。\觀察者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