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技應用/古樹信息電子化 二維碼裏故事多

時間:2022-04-08 04:24:35來源:大公报

  圖:蓮塘古村經活化利用後,知名度明顯提升。/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走進蓮塘村,古橋一側的古榕樹像一把張開的大傘庇蔭這片土地。「這棵古樹就像是我們的長輩,見證了蓮塘村世代變遷。」蓮塘村村民、村史編寫人陳耀松說,大榕樹相傳是蓮塘村陳氏始祖陳時四開村時種下,700多年間多次瀕臨死亡又復生,愈發茂盛。

  據統計,黃埔區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數量為5208株,約佔廣州市古樹名木總數的53%,約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後。去年12月,《廣州市黃埔區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其中明確「開展古樹名木的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應用三維GIS信息技術,建立一樹一檔「一張圖」,全區古樹全部納入古樹名木電子地圖系統。

  在黃埔區長嶺街道嶺頭社區,幾棵貼着二維碼標識的大樹鬱鬱葱葱。目前,長嶺街道正在實施「古樹故事」保護項目,依託轄內東江縱隊革命舊址等紅色資源,挖掘古樹名木相關的歷史故事,拍攝村民口述視頻。人們可以掃描樹上二維碼,讀懂古樹背後的歷史。此外,攝像頭及振動位移傳感器等高科技裝備也被應用到古樹名木的保護中,對古樹的生長環境、生長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尊重歷史、尊重民俗、尊重群眾需要,就會獲得更多的理解與支持。」長嶺街道黨工委書記沈凱告訴記者。\大公報記者 敖敏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