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反覆的大環境下,線上經濟、產業快速發展,人們也已經逐漸習慣於線上化的生活。元宇宙正是整合了多項新技術而產生的下一代虛實相融的互聯網綜合體。」在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重大項目評審專家、北京郵電大學科技園元宇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看來,粵港澳大灣區集中了全球頂級的消費電子產業鏈,此時發展元宇宙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
具備數字化技術基礎
「粵港澳大灣區一直以來是創新要素和創業資源最重要的聚集地,2017年《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就明確指出要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統籌利用全球科技創新資源,完善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優化跨區域合作創新發展模式,構建國際化、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這為元宇宙產業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礎。」陳曉華指出,在技術層面上,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元宇宙發展最需要的數字化技術基礎。「尤其在深圳,不但集中了全球頂級的消費電子產業鏈,也擁有最集中的BAAS/SAAS服務企業,因此無論是硬件基礎設置層、技術擴展層、行業應用層、數字化人才層、生態服務層方面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給眾多元宇宙創新技術提供了良好的溫床與先行條件。」
「此外,香港金融中心與澳門多元文化娛樂中心的定位,也為元宇宙日後在灣區的發展增添了更多想像空間。」除了看到積極的一面,陳曉華也認為,當前全球元宇宙產業仍處起步階段,面臨着技術瓶頸、投入產出不對等,供應鏈體系不成熟,行業發展標準模糊等大量問題。「大灣區應把握好時代機遇,以應用技術與產品為基礎,遵循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積極打造元宇宙產業試點,形成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生態發展。」
大公報記者 俞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