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深圳疫情期間,香港深圳南灣南嶺村同鄉會義工支援核酸檢測點。\受訪者供圖
一衣帶水,兩地情緣。近日,當深圳人因疫情被迫放慢腳步時,在深圳生活工作的港人卻加快了前進的步伐,成立香港青年抗疫突擊隊逆行抗疫,港人聯誼會和同鄉會捐款捐物,在深圳「疫」線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第一次在深圳做義工的香港老師麥敬皓近日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香港青年抗疫突擊隊,在社區協助核酸檢測工作。據悉,3月以來,新增香港註冊志願者189人,有84人參與防疫志願服務,新增服務時長1092小時。今年以來,新增香港註冊志願者490人,有160人參與防疫志願服務,新增服務時長2605小時。\大公報記者 石華深圳報道
自2020年2月以來,深圳已組建了1375支青年抗疫突擊隊。在這個大家庭中,香港青年抗疫突擊隊無疑是最年輕的一個,它成立於今年3月7日;但它也是最有活力的一個,目前有50多人活躍在抗疫一線:運送生活物資、協助核酸採樣、接聽暖心熱線……
在香港的時候,麥敬皓經常和家人一起做義工。3月13日,麥敬皓穿上防護服,在羅湖區萬科深南廣場維持核酸檢測的秩序,這是他第一次在內地做義工。「從小父母就告訴我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在朋友那得到消息後,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香港青年抗疫突擊隊。」
去年8月1日,麥敬皓受聘於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任職音樂課老師。「如果沒有疫情,我想每個周末都回到香港跟家人團聚,但疫情改變了一切。」麥敬皓一直希望疫情能夠盡快結束,可以與家人團聚,一起暢遊祖國大好河山。
父母是香港醫護人員
提醒市民保持間距戴好口罩,協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掃碼,耐心回答市民的每個問題,像其他義工一樣,在深圳的核酸檢測點幫忙的麥敬皓忙碌又充實。「我在香港的家人也是醫護人員,他們在工作中要長時間穿戴防護服,現在當我穿上防護服之後,真正體會到他們工作的不容易。」
麥敬皓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則是一名護士。目前,香港疫情形勢嚴峻,麥敬皓每天都與父母在視頻進行溝通。「最近我母親的情緒比較低落,主要是看到不少長者被隔離後,病情惡化得很快,有些人不幸離世。」
雖然是第一次在內地做義工,麥敬皓卻有深刻的感悟:內地的防疫理念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疫措施嚴謹,動作迅速。
「深港都是我的故鄉」
「深圳和香港都是我的故鄉,我對它們都非常熟悉。」從小在深圳長大的嚴國生在16歲時隨父母一起到了香港。去年7月,嚴國生在深圳前海註冊了公司,從事光生物安全光源研究。
除了忙於創業之外,嚴國生還註冊了義工,參與志願服務活動。今年春節以來,深圳的疫情形勢嚴峻,當嚴國生看到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後深受感動,主動請纓成為香港青年抗疫突擊隊的一員。至今嚴國生累計參加抗疫志願者17次,共計76小時,此外他還發動十多名親戚朋友參與其中,希望以此行動來感恩國家、感恩幫助過他的人,「因為在我的創業路上,國家和社會給予了太多的幫助。」
3月以來,深圳共有近7.2萬人次參與防疫志願服務,總人數逾2.5萬人,全市抗疫熱情高漲。嚴國生告訴記者,當志願者招募名額一發布,瞬間被「搶空」,這讓他格外感動。「在志願者團隊中,有一大批是『90』後、『00』後,這些人用行動證明深圳是一座大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