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惠港惠澳/國家17科研專項 向港澳開放

時間:2022-02-26 04:25:25來源:大公报

  圖:2020年12月17日,負責研製嫦娥五號探測器「表取採樣執行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介紹在實驗室模擬月球環境及採樣過程。\中新社

  國家科技部部長王志剛2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科技是關鍵要素,擺在核心位置。科技部已會同相關部門,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對港澳全面開放,持續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助推港澳科技力量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表示,中央財政科研經費過境支持港澳科技發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7個基礎前沿類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向港澳開放。\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表示,大灣區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已連續兩年居全球第二,北京、上海分別排全球第三、第八。在開放合作方面,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推動科研儀器進口免稅政策惠及港澳高校在內地設立的研發機構。推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對港澳全面開放,持續深化粵港澳科技創新合作,積極推動大灣區科研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港建國際科創中心

  「香港和澳門科技力量是國家創新體系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戴鋼表示,科技部與港澳特區政府充分協商,推出一系列惠港惠澳科技措施,推動港澳科技力量進一步融入國家創新體系。在深入落實中央惠港惠澳科技政策方面,中央財政科研經費過境支持港澳科技發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7個基礎前沿類專項、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向港澳開放。4家香港高校在內地的分支機構成為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的試點單位,可以獨立申請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香港。

  記者查詢發現,去年5月,科技部明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數學和應用研究、幹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納米前沿、生物大分子與微生物組、物態調控、催化科學、工程科學與綜合交叉、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專項已公開接受港澳研究機構的申請。以幹細胞專項為例,圍繞人和哺乳類器官組織原位再生等五個重點任務進行部署,擬支持17個項目,安排國家撥款經費概算4.4億元。同時,支持12個青年科學家項目,每個項目500萬元。

  戴鋼還透露,科技部已支持香港建設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香港夥伴基地,2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一批創新平台。支持澳門建設了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港澳地區「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澳門海岸帶生態環境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科研和國際合作平台。

  組織港創業青年內地行

  此外,科技部組織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近千名香港青年參訪內地33家國家高新區、134家企業。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台賽、中國火炬創業導師大灣區行等活動。

  據介紹,下一步,科技部將與港澳特區政府一起,進一步促進創新要素融通,匯聚三地智慧與力量,支持香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支持澳門以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推港澳科技力量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