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規劃提出將盡快開展文錦渡口岸鮮活貨運功能向蓮塘口岸轉移的研究。圖為深圳文錦渡口岸。\大公報記者郭若溪攝
羅湖歷來與香港緊密聯繫,更於數年前率先提出打造深港口岸經濟帶的概念,不斷深化與香港合作。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建設口岸經濟帶,交通基建要先行,才能使兩地有條件跨越后海灣、大鵬灣和深圳河相互連接,並最終形成「雙城三圈」的空間格局,而《規劃》中提出的深港雙城交通「通勤化」就能很好的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七陸路口岸 逾半可接入軌道網
香港北都區計劃中提出了東鐵綫延伸到深圳羅湖,北環綫經過落馬洲河套區進入皇崗新口岸的跨越邊境界線規劃。針對這一新的鐵路布局和功能構想,《規劃》更加完善的將羅湖、文錦渡、蓮塘這三個口岸及相關軌道站點串聯起來,推進實施口岸小運量接駁軌道交通,預留與香港北環綫東延的銜接條件。深圳地鐵11號線作為連接深圳機場和市中心的軌道快線,也將東延至深圳火車站,並預留與香港東鐵綫接軌條件。這意味着,未來深港間由西至東七個陸路口岸,將有一半以上可接入軌道線網,兩地市民跨境通行將更加便利,進一步帶動港人赴內地求學、就業、置業、養老。
除增加接駁線路外,深圳市規劃國土發展研究中心總規劃師鄒兵則提出,還應重新研究深圳市域內國家鐵路和城際線直通香港的可能性,並結合深圳全市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的規劃建設,考慮增設新的鐵路口岸,如探討前海、機場東、平湖、坪山等樞紐的可能性,引導長距離跨界交通的分流。\大公報記者 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