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多系統聯合聯調成功。\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廣州港在加速外拓航線的同時,碼頭智能化亦加速。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新建的大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項目,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正加速建設。記者17日從廣州港獲悉,該工程涵蓋全球首次採用的新一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技術路線、全球首例應用北斗導航系統和5G通信,以及全國首例堆場整體水平布局等先進技術,計劃今年底建成運營。智能化改造後的碼頭,節省人力約70%。未來南沙港區每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24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
據了解,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擬建4個10萬噸級海輪泊位,主碼頭長度為1460米,另建有12個駁船泊位;設計年吞吐量為490萬標箱。該工程已成功實現多系統聯合聯調,還獲得7項發明專利,涉及全自動化裝卸設備、控制系統等。
廣州港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採用全球首創「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布置側面裝卸、港區全自動化」的「廣州方案」。該工程採用的全球首創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IGV),是目前全球重量最輕的無拖頭的集裝箱運輸車,實現IGV定位技術的全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