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活學活用/婚姻治療師 MBA式診症

時間:2021-03-28 04:25:15來源:大公報

  「學姐當時面臨的婚姻問題是她丈夫提出要離婚。用企業管理學的思維來看,要離婚就相當於婚姻出現了一個重大危機,類似於企業要破產了。企業真的破產了嗎?又為什麼會導致破產?」帶着這樣的思考,朱身勇運用他在復旦讀MBA時學到的運營管理思路,一步步幫他的學姐剖析婚姻狀況,並通過管理溝通方式輔導當事人解決了婚姻危機……朱身勇的理論是,婚姻是一家公司,提供的產品是滿意度,抓住問題核心方能對症下藥。\大公報記者 夏微

  「當時接這個案子純屬偶然,可以說是學姐病急亂投醫才找到我。最初出於幫忙,我並沒有提要收費,後來學姐主動付給我三萬元的諮詢費用。於是這個案子就變成了我入行接手的第一個案例。從此之後,我就正式開始了自己做婚姻管理的職業生涯。」每每接到案子,朱身勇首先會通過評估來判斷諮詢者的婚姻有無存續的必要,繼而決定是通過輔導讓夫妻雙方重修舊好,還是讓雙方更為友好地分開。「婚姻是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提供的產品是滿意度。」在他的評估系統中,滿意度被分為五個維度──物質的滿足、生理的滿足、心理的滿足、精神層面的滿足,以及個體發展的滿足。

  而上述五個維度的滿足感,既離不開擇偶時的正確選擇,也離不開婚後的巧心經營。

  眾裏尋他 鎖定相伴一生

  首先是婚前,作為婚姻管理師,比起解決婚姻問題,朱身勇更樂見每個人都能準確地在茫茫人海中鎖定相伴一生的他/她,朱身勇直言,如今多數人的擇偶標準或者說方式是存在問題的──很多人從招聘員工的角度談戀愛,身高、體重、學歷等等,可是這些硬件對於婚姻都不是核心。「核心是我有多少苦多少痛你能治愈得了。那個人有沒有讓你覺得有安全感,是不是想像中美好的對象,是不是聊天的時候感到慰藉,即所說的『相談甚歡』,這其實是一種療愈。」

  在朱身勇過往的客戶中有一位男士,從小被父母拋棄,送給了大伯,但大伯家有了自己孩子後他又被送走,這位男士就是存在底層需求的,「他的底層需求是渴望被認同,自身的價值感與存在感。所以他和他老婆吵架的內容都是日常中的瑣碎,比如『我做的菜好吃嗎?』老婆沒回應,他就生氣。」類似這種案例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因此而出軌,只因出軌對象的甜言蜜語滿足了自己的底層需求。

  執子之手 認清核心需求

  再以朱身勇自身婚戀為例,他在婚姻中的底層需求──內心創傷需求是不存在的,但他有核心需求,「我要創業,所以我很明確我要找的是一個幹練的,可以陪我一起創業的人。」於是在一次航班延誤候機時,他結識了那個出現問題可以解決問題的她,「所以遇到那個對的人並不難,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核心需求,那麼這個人一出現,你就可以抓住。」

  朱身勇強調,在擇偶前務必先理清自身的底層需求、核心需求,以及人生規劃,「我遇到很多案例,我問她們當時她們老公哪裏吸引了她們,很多都說『帥』,這是外在需求,如果把它當做核心需求是禁不起時間考驗的。」

  在婚後,溝通機制、團建、KPI(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等這些在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如果運用得當,亦可為婚姻生活增加不少甜度。那些在朱身勇的輔導下重修舊好的夫妻們,大多也是通過這些「小技巧」解決了爭端,修補了關係。朱身勇正色道,「特別是KPI考核,婚姻是需要的,但也要注意『特殊日子普通化,普通日子特殊化。』比如情人節、結婚紀念日要普通化,確實特別忙,忘記了或者沒時間去儀式感地過就算了,但普通日子裏的擁抱、親吻、小驚喜都是必不可少的。」

  「公司內的團建也是婚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婚姻中的體現形式可能就是旅遊,比如親子遊。而婆媳關係也可以通過『團建』得到很好的處理。」朱身勇回憶稱,曾經有一例婆媳矛盾導致夫妻鬧離婚的複雜案例就是通過「團建」解決的。

  齊齊出遊 修復婆媳關係

  彼時經過溝通了解,客戶婚姻問題的癥結並非婆婆對媳婦不滿,而是公婆婚姻的不和進而影響了婆婆對兒子婚姻的管控與不滿。可婆婆的表現導致了媳婦對婆婆的不滿,媳婦的表現又導致了兒子覺得妻子對自己媽媽不好,故而對妻子不滿……於是朱身勇組織了公婆與小夫妻的四人團建──「四個人一起出去玩,我們設計了好幾種搭配,第一次活動安排婆婆和兒子一組、兒媳婦跟公公一組,就是讓兩個相互認同的人在一起,讓他們可以合作處理好事情,也能保持比較好的情緒狀態。到第二次活動的時候,安排公公跟婆婆一組,小夫妻兩人一組,這次就是讓兒媳婦做中間人,去幫忙處理公婆之間的矛盾……」以此類推,幾次出遊結束,四人在相處中的矛盾盡數呈現了出來,亦得到了解決。但最核心的一點是:「幫助他們一家人看到了彼此之間相處的模式,認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