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建校熱潮/從深圳無名校 到名校在深圳

時間:2021-02-22 04:25:41來源:大公報

  圖:深圳近年着力引進海內外知名學府辦分校。圖為2017年建設中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教育一直被視為廣東的「短板」,為此,廣東近年致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推進大學建設。其中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地的深圳銳意搶攻,除了大手筆自主辦校,還着力引進知名學校開辦深圳校區,短短數年,深圳的高校數量和質量實現快速提升。有專家指出,深圳未來仍將持續推動更多高水平大學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的軟實力。\大公報記者 李望賢

  上世紀90年代,李學金從遙遠的哈爾濱來到深圳,從擔任深圳大學一名普通教師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協理副校長,在高校工作將近30年,見證了深圳的高等教育發展,他由衷感嘆,「深圳的高等教育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學金猶記得初到深圳大學時,由於缺少經費,初期研究無法做起來。「當時我所在的應用物理系一年只有15萬元(人民幣,下同)的經費。我是研究光纖傳感器的,然而學校除了有一段150米長的光纖,任何相關設備都沒有。」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深圳市人大、市政協都開始呼籲深圳要建設自己的好大學。「從此深圳大學重新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李學金道。

  近幾年,深圳大學的發展更堪稱「火箭速度」。2019年,深圳大學首次登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行榜,2020年更是站穩了世界高校500強。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2019年國際專利申請量排行中,深大以247件的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三,第一名是加州大學,第二名是清華大學。

  引入各地名校 省卻初期摸索

  2010年,深圳建設高校的步伐逐漸加快,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為其在自主辦校和合作辦學兩個方向的重要探索。

  2014年建立的港中大(深圳)實行和香港本部一樣的書院制和通識教育體系,「設立的各專業的教學內容,包括考核內容、考試方法,都需經過沙田校區教務委員會審定和批准,招聘的老師水平也不能低於沙田校區的水平。」李學金介紹。

  「新校建立後,除了從本部調來部分香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還通過全球遴選招聘了不少優秀教師。我也通過全球遴選,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協理副校長。」在李學金看來,對一所新建高校來說,很難有一個具體的「一流大學」標準,但港中大(深圳)的標準明確就是香港本部,如此便免去了成立初期摸索的過程。

  高起點建校的港中大(深圳)實現了「高開高走」,招收本科生7年以來,連續5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同樣是合作辦學,2014年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基礎上升級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也成功打開了局面,2020年錄取分數線在多地超越了位於哈爾濱的校本部,這也是中國高校第一次出現分校錄取分數高於校本部的現象。

  整合全球優勢 籌建海洋大學

  「近幾年深圳建起許多名校分校,我認為這不失為一條發展高等教育的好途徑,因為這種模式能夠整合利用全球的優勢資源,對學校的建立和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李學金點評。

  有了這些先行的成功樣本,深圳建設高等教育的腳步明顯加快,2016年發布了《關於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將擁有高校20所左右,3-5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目前,深圳共有高校15所,還將高標準籌建海洋大學、創新創意設計學院、音樂學院、師範大學等高校。

  除深圳以外,廣東各市亦紛紛加緊在高等教育上發力:中山科技大學已經啟動建設,將於2022年招生;灣區大學將於2023年招生。在合作辦學方面,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建立校區,預計2022年建成招生;香港城市大學在東莞建立校區,已確定選址;香港理工大學在佛山建立校區,估算投資307億;香港公開大學在肇慶建立校區,校區面積比香港本部還要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