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藏在你我生活裏的哲理──《日常的深處》評介\谷中風

時間:2024-04-22 04:02:19來源:大公报

  圖:《日常的深處》,王小偉著,中信出版集團。

  你有沒有為經常吃外賣而自責悔恨,或被24小時在線的社交媒體綁架而苦惱,又或許為那些囤在家裏捨不得扔又用不上的東西唉聲嘆氣?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小偉的《日常的深處》(中信出版集團,2023年)從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出發,帶領讀者在深刻的思考和會心的微笑中,展開了一次妙趣橫生的哲學之旅。

  哲學因其理性常給人冰冷的感覺。作為一本以哲學思考為主要內容的書,《日常的深處》卻很讓人共情。

  具有共情力的哲學分析

  我想,這是因為書中的話題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的。而以高冷的科技哲學為專業背景的作者對哲學的認識又深接地氣。他認為,「哲學如果是一堆概念,把聽眾侃暈,那哲學家和饒舌歌手是沒有差別的,拚的主要是語速和憤怒。哲學應該有另外的樣子,它要不就去找世界的根本結構」,「要不就去回應每個人生命中非常具體的真問題」。本書的三個部分十二章,從衣、食、住、行、打印店、錄像廳、醫院、電視、手機、微信等中抽取真問題,並加以解讀,在瑣碎中完成了意義的思考。

  比如,書中指出,智能手環「把走路本身變成了步數競賽,把行走的內在價值再一次抽空了。走路變成了鍛煉身體和炫耀體力的工具,彷彿不為這兩個目的走路的人就不配走路一樣。這種想要搜集自己一切痕跡的癖好形成了一種『量化自我』的文化。」「打印、複印使得文字失去了這種感覺,文字變成了純工具。」而在傳統的書法活動中,字體字形、下墨濃淡、章法安排本身就傳達着字符以外的內涵。因此,古文讀起來凝練簡潔,富有韻律感,讓人感到文字本身具有某種超越性而不僅是可以隨意調用的工具。

  同時,作者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文中。他回憶了童年時代的電視、錄像廳以及看譯製片、港台片的經歷,反思在給孩子穿衣問題上和家裏老人的分歧,從長期通勤的生活中對比大城市的道路和鄉村田埂小路在人文內涵上的區別……這些人生故事去今未遠,引導讀者順着作者的筆重新審視用慣的物品、過慣的生活。

  立足中國文化的現實反思

  任何現實的思考或批判總以一定的觀念或價值為立足點。在本書中,作者立足的是包括中國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在內的文化體系。本書的思考主題是「人」與「物」的關係,作者提出,「東方人對天下萬物抱有很深的感恩的情懷,物在俗事上與人交往,而不是純粹地被拿來使用。」他認為,中國人的心靈從來沒有把物僅僅當作一個簡單的工具,把人和物割裂在兩個存在領域,而是視人和物為根本上聯繫着的,彼此虧欠着的。

  在討論食物和吃的章節,作者提出了「宇宙節奏」的概念。「現代人生活在機器節奏中,時間按照工廠時鐘的方式勻速流逝。但在適應機器節奏之前,中國人生活在宇宙節奏中。」宇宙節奏藏在二十四節氣裏。按此節奏,「時間不是均勻的,也並非處處相等、一去不回;時間是一個輪迴,是一系列物事的指針,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這種描述時常是精準的。「中國人在這種宇宙節奏中做着農事,舒緩地生活着。在這樣的節奏下長出來的食物,味道才可能是真誠的。」討論房子和家時,作者提出,中華傳統裏沒有「啃老」一說,因為兒孫和老人都是「香火」中的一縷,作為代際承續的一個整體,誰都不是獨立的個體,互助是天經地義的。

  中醫和西醫自近代以來已經爭論百餘年。作者在書中提出,「西方醫學泰斗的科學興趣要大過救人的熱忱。」被稱為「醫聖」的蓋侖提出,做一名合格的醫聖需先學天文學和幾何學。這兩門課都事關永恆超越的知識。可見,蓋侖把醫學看作一種普遍性的知識。「醫生本應對治療具體的病症感興趣,哲人才對普遍的知識感興趣。這兩種身份在蓋侖那裏卻是統一的。」張仲景是蓋侖的同時代人,亦有「醫聖」之稱。他的趣味始終在治病救人上,因而他的《傷寒雜病論》在陰陽五行的理論上對疾病分類和辨證施治作了細緻的闡釋。「治病的道理是假的,但相信了假道理,卻有真療效」。

  這些充滿靈光的洞見既照徹日常生活的肌理,又幫助我們以生活化的方式理解中國文化本身,促使我們從自己的生活本身出發,重新走入中國古人的精神世界。

  文風睿智詼諧似王小波

  通讀全書,我為其中瀰漫的文化鄉愁所感動。書中有這樣的文字:「春天和夏天的田埂與秋天和冬天的田埂,色彩上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土質的軟硬也大為不同。而如果突降大雪,田埂則會陡然消失,大地一下變成單數,以白皚皚的整體形象出現。田埂作為小路具有厚薄、軟硬、乾濕、濃淡、動靜、有無等多種屬性,比起只有通堵之分的高速來,要立體得多。」作者還敏銳地發現,滿大街跑的共享單車,壓根就沒有後座,也沒有前槓,它的長相就拒絕載人。而「當年的二八大槓買回家當然不僅是為了滿足男性的個人需要。它有非常堅固的前槓,後座所使用的鋼材也非常穩固。」那時的自行車常承載着一家人。「在八九十年代的路上,一個常見的景象是,丈夫騎着車,媽媽抱着孩子坐在後座上。如果有倆孩子,還有一個要坐在前面的大槓上。一家人坐上車,還有空同時馱一些物品。」這些內容提示我們,本書是以20世紀後半期至本世紀的歷史進程為背景的,而這也正是中國社會從物質匱乏向豐富大轉變的時期。因此,作者對物的觀察和思辨,充滿了歷史意識。從物及其意義的變遷中,他揭示出了歷史與人文的悖論。在這樣的視角下,前文提到的自行車將家庭緊密凝聚在一起,它能夠幫助組織生活關係因而具有意義感,共享單車則喪失了這一功能,完全成為通勤的工具。

  因為歷史意識的介入,本書對流行文化的分析也有了批判的力度。比如,作者在追溯手機的使用史後指出,「現在它早就不是通信工具,手機實際上是一種平行世界生產機,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內容都被數字化了。在這個過程裏,我們當然獲得了一定的便利性,但是在傳統社會中,現實生活總是要求我們的身體做物理性的移動和參與。手機的邏輯卻讓我們認同虛擬現實比物理現實更加真實。物理諸要素、各種身體性的互動被認為是一種限制,需要立即割除。」同時,作者對一些習以為常的觀念進行了辨析。一般認為,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促進了「分享」。我們在朋友圈裏晒圖、點讚、評論,並把這些當作分享。但作者認為,這只是「炫耀」。分享的本義是切割、捨棄,不是讓人羨慕,而是將一部分東西分享給別人,從而形成穩固的人際關係和社群感。分享的本質是「在一起」。而微信帶來的只是虛假的分享感。「人們通過呼朋引伴、互相點讚和彼此吹捧來組織各種活動,讓人覺得好像並不缺乏真誠的連接。然而,每個人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常是微信所帶來的社交負擔,而不是分享的愉快。微信並沒有讓我們『在一起』。它對真正分享的替換,就像杜鵑在喜鵲窩裏下了蛋一樣,一直在到處,並且可恥地發生着。」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風。且看這些段落,「生活真正有趣的活動通常都是過程性的,和起點、終點無關。比方說吃飯,幾點張嘴、幾點擦嘴是無關緊要的,重點是吃的過程。如果有人要把幾點吃完飯當成樂趣,那他不是個獄警,就多半是個神經病。」「我在淮北見過一所佛廟改的學校,看門老頭不知道從哪兒弄了一段鋼軌,吊起來敲得叮噹響,當作上課鈴來用。大爺原是駐廟僧人,廟改校後還俗。以前敲木魚,現在敲鋼軌,實現了業務無縫銜接。」不知作者是否受到王小波的影響,我讀到時頓生讀王小波雜文之感。實際上,不僅文風,閃爍在書頁中的睿智詼諧和人文氣息,也與王小波相似。而這無疑更讓本書成為當代中國思想版圖中的一份重要樣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