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夢璟上海報道: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揭牌滿月,滬再發金融、人才雙政促新活力。記者了解到,目前,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已落戶臨港新片區,首期規模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包括集成電路、5G等多領域30多個高能級產業項目亦落戶。
未來,臨港新片區不僅成為上海外國人才引進唯一清單企業直接推薦區域,更在金融領域發展先行先試,開展自由貿易帳戶本外幣一體化功能試點,探索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表示,將進一步開展跨境金融、離岸金融、貿易金融等業務創新,加快集聚一批優質金融機構和高端金融人才。
20日,臨港新片區政策發布暨金融機構簽約儀式在滬舉行,會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金融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與《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更加便利更加開放地引進外國人才的通知》同時發布。
在金融機構扶持措施方面,上海公布了多項實施細則,包括對持牌類金融機構的實繳註冊資本達到一定規模的,給予最高6000萬元落戶獎勵等。
大力度引進外國人才
在人才方面,新片區政策支持力度增大,例如在加大力度支持引進外國科技人才方面,對於新片區科研機構、創新平台、高新技術企業等聘請的高科技領域的外國人才及新片區產業發展緊缺急需的外國人才,可放寬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的限制,對於符合條件的高管以及高端人才,則將給予安家獎勵或住房補貼等。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表示,「可以預見,未來上海有可能成為『倫敦+紐約』的綜合體,新片區借鑒倫敦打造人民幣和外匯離岸金融中心、陸家嘴借鑒華爾街打造人民幣在岸金融中心,兩者形成互動整體,主打人民幣國際化這張牌。」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則表示,相較於總部扎堆的陸家嘴,科技集聚的張江,臨港新片區的出現相信會帶來新的「分工」區域,通過各種金融優惠,例如對沖基金,以及PE、VC類的金融機構,便可帶來更多選擇與機遇。